日月不知久,优游萧寺居。
腊月三十日,方惊岁又除。
如此度九年,终朝乐有馀。
后圃剩寒菜,水南多美鱼。
饭罢亦何为,北窗工读书。
兴来或意倦,玉轴时卷舒。
傍人多失笑,谓我何迂疏。
巍然王公门,胡不曳长裾。
日月不知久,优游萧寺居。
腊月三十日,方惊岁又除。
如此度九年,终朝乐有馀。
后圃剩寒菜,水南多美鱼。
饭罢亦何为,北窗工读书。
兴来或意倦,玉轴时卷舒。
傍人多失笑,谓我何迂疏。
巍然王公门,胡不曳长裾。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隐逸生活的画面,表达了他对于安静淡泊生活的向往和满足。开篇“日月不知久,优游萧寺居”便设定了一个时间感知模糊、悠然自得的氛围,诗人在一处清净的寺庙中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
腊月三十日,方惊岁又除。这两句表明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受,即便是在年末最后一天,才突然意识到又一年过去了,这种淡漠对待时间的态度,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
“如此度九年,终朝乐有馀”则是说诗人如果能这样平和地生活九年,也总会感到快乐无穷。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热爱,更展现了他内心深处的满足与平静。
后半段“后圃剩寒菜,水南多美鱼。饭罢亦何为,北窗工读书”描述了诗人的日常生活,他在自家的园圃里享受着剩下的冬季蔬菜,在水南捕捉到许多新鲜美味的鱼。在吃完饭后,没有其他事情需要操心,只是在北窗下专注地阅读。
“兴来或意倦,玉轴时卷舒”则是说诗人在情绪高涨的时候,或许也会感到疲倦,这时候他就会偶尔地翻阅那些装饰着玉轴的书籍。这里的玉轴象征着文雅与高贵,显示了诗人的文化修养。
“傍人多失笑,谓我何迂疏”表达了诗人对于外界嘲笑自己的态度,他并不在意别人的看法和评价,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
最后两句“巍然王公门,胡不曳长裾”则是说面对着宏伟壮观的官邸,为什么不放慢脚步,享受这份从容。这里的“曳长裾”象征着从容不迫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情怀,展示了作者对于自然和谐、精神自由的追求。
翔龙曜金景,灵旗逗珠树。
廓落兆里遥,和飔蔼然度。
有待不即来,无待来何遽。
无待有待间,或来仍或去。
强作无待观,内深有待趣。
聚幻如聚真,真往幻常住。
翘盼玉清阙,太上不我顾。
回首方寸乡,灵真不我驻。
是以无待门,长繇夸者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