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清声入夜哀,潜虬初泣雁初回。
前山月起青如黛,怕有幽人骑凤来。
江上清声入夜哀,潜虬初泣雁初回。
前山月起青如黛,怕有幽人骑凤来。
这首《闻箫》由明代诗人袁宏道所作,描绘了一幅夜晚江边听箫的凄美画面。
首句“江上清声入夜哀”,开篇即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江水潺潺的声音在夜晚显得格外凄清,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哀愁。次句“潜虬初泣雁初回”,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哀伤的情绪。潜藏在水中的龙(虬)开始哭泣,大雁刚刚归巢,这些自然界的生物似乎也感受到了夜晚的悲伤,它们的行动和声音都透露出一种哀愁的气息。这两句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界的景象与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
接着,“前山月起青如黛”一句,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美丽的夜景图。随着夜幕的降临,远处的山峰上月亮升起,月光洒在山峦之上,呈现出一片深邃的青色,如同女子眉间的黛色,既神秘又美丽。这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壮丽,也暗示着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美好。
最后,“怕有幽人骑凤来”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未知世界的想象和期待。在这宁静而又神秘的夜晚,诗人似乎预感到有某种超凡脱俗的存在即将到来,可能是骑着凤凰的隐士,或者是其他超自然的生物。这一句不仅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综上所述,《闻箫》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构建了一个充满哀愁与美好的夜晚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