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林均州招饮沧浪亭席上口占同席王杨两孝廉余门人东官黄于广》
《林均州招饮沧浪亭席上口占同席王杨两孝廉余门人东官黄于广》全文
明 / 叶春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路迷江汉百愁生,亭入沧浪一棹轻。

鼓枻偶闻渔父唱,濯缨宁比使君清。

层崖雨过芙蓉湿,曲岸烟开翡翠明。

尘满素衣归未得,石泉空负故山盟。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沧浪亭畔的一次宴饮情景,诗人叶春及在林均州的邀请下,与王、杨两位孝廉及自己的门人东官黄于广一同参与。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与人物情感的交融。

首联“路迷江汉百愁生,亭入沧浪一棹轻”,开篇即营造出一种迷离的氛围,江汉之间道路难辨,心中百感交集。然而,当步入沧浪亭时,却仿佛卸下了所有的重担,心境变得轻松愉悦。这里运用对比手法,将外界的纷扰与内心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心灵的解脱。

颔联“鼓枻偶闻渔父唱,濯缨宁比使君清”,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体验。诗人偶然听到渔父的歌声,内心不禁为之触动。而“濯缨”一词,源自《楚辞·渔父》,原意为洗涤帽缨,此处借指清洗心灵,表达诗人对清廉品格的追求和向往。通过与渔父歌声的对比,突出了使君(可能是指林均州)的高洁品质,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身道德修养的反思和提升。

颈联“层崖雨过芙蓉湿,曲岸烟开翡翠明”,描绘了一幅雨后山间云雾缭绕、翠绿欲滴的画面。层叠的山崖在雨水的洗礼下更加生机勃勃,曲曲折折的河岸在烟雾的笼罩下显得格外清新明亮。这一景象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和谐,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澄澈。

尾联“尘满素衣归未得,石泉空负故山盟”,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尽管他渴望回归自然,享受那份宁静与纯净,但现实中的尘世烦恼却让他难以脱身。石泉象征着他对自然的向往和对故山的承诺,然而“空负”二字,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无奈与遗憾。这不仅是对个人境遇的感慨,也是对当时社会环境的一种隐喻,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对高尚人格的向往以及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叶春及
朝代:明   字:化甫   籍贯:浙江归安   生辰:1532—1595

叶春及,[明](公元1532年至1595年)字化甫,号石洞,明代广东惠州归善县人。生于明世宗嘉靖十一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三年,年六十四岁。“刚方廉介,学行表表”,一生上疏甚多,《广东文征》收其奏疏四篇。著述甚丰,有《絅斋集》、《肇庆志》、《顺德志》、《永安志》、《惠安志》。亦为西湖、罗浮山留下很多题记,其中尤为出名的是罗浮山石洞山房的《逃庵记》摩崖石刻。
猜你喜欢

江夏送倩公归汉东

彼美汉东国,川藏明月辉。

宁知丧乱后,更有一珠归。

(0)

蜀道后期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

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0)

喜李翰自越至

南浮沧海上,万里到吴台。

久别长相忆,孤舟何处来。

春风催客醉,江月向人开。

羡尔无羁束,沙鸥独不猜。

(0)

晚秋同何秀才溪上

闲步秋光思杳然,荷藜因共过林烟。

期收野药寻幽路,欲采溪菱上小船。

云吐晚阴藏霁岫,柳含馀霭咽残蝉。

倒尊尽日忘归处,山磬数声敲暝天。

(0)

题龙门堰西涧

东岸菊丛西岸柳,柳阴烟合菊花开。

一条秋水琉璃色,阔狭才容小舫回。

除却悠悠白少傅,何人解入此中来。

(0)

首夏

孟夏百物滋,动植一时好。

麋鹿乐深林,虫蛇喜丰草。

翔禽爱密叶,游鳞悦新藻。

天和遗漏处,而我独枯槁。

一身在天末,骨肉皆远道。

旧国无来人,寇戎尘浩浩。

沈忧竟何益,祗自劳怀抱。

不如放身心,冥然任天造。

浔阳多美酒,可使杯不燥。

湓鱼贱如泥,烹炙无昏早。

朝饭山下寺,暮醉湖中岛。

何必归故乡,兹焉可终老。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