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月节折杨柳歌十三首·其八八月歌》
《月节折杨柳歌十三首·其八八月歌》全文
魏晋 / 无名氏   形式: 古风

迎欢裁衣裳。日月如流水。白露凝庭霜。折杨柳。

夜闻捣衣声。窈窕谁家妇。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女子在月节之际准备衣物的场景,以及夜晚听到捣衣声时的思绪。通过“迎欢裁衣裳”这一句,我们可以感受到女子在节日到来前的忙碌与喜悦,她精心裁剪衣物,期待着与亲朋好友共度佳节。接着,“日月如流水”一句,以流水比喻时间的流逝,表达了时光飞逝、岁月不待人的感慨。

“白露凝庭霜”描绘了一幅秋日清晨的景象,白露凝聚成霜,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静谧的氛围。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季节更替,也暗示了女子内心的细腻情感和对时光易逝的深深感触。

“折杨柳”是中国古代传统习俗中的一种象征,杨柳常被用来表达离别之情或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在这一句中,折柳的动作蕴含了女子对远方亲人或爱人的思念,以及对即将到来节日的期待。

“夜闻捣衣声”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更为深沉的意境。捣衣声是古代妇女在秋夜为远行丈夫准备衣物时发出的声音,它不仅仅是劳动的声响,更是情感的寄托。在寂静的夜晚,这声音显得格外悠长,仿佛在诉说着女子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家庭温暖的渴望。

“窈窕谁家妇”以问句的形式结束,既是对那位深夜捣衣的女子身份的疑问,也是对她的赞美和同情。这句话留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让人不禁思考这位女子背后的故事,以及她在节日前夕的内心世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展现了古代女性在特定节日背景下的情感状态和社会生活的一角,充满了人文关怀和情感深度。

作者介绍

无名氏
朝代:未知

猜你喜欢

雨夜枕上作

雨点滴我心,雨气伤我魂。

但忧草庐破,敢思布被温。

市垆酒如山,不湿老瓦盆。

天其遂吾心,穷死三家村。

(0)

饮酒

陆生学道欠力量,胸次未能和盎盎。

百年自笑足悲欢,万事聊须付酣畅。

有时堆阜起峥嵘,大呼索酒浇使平。

世间岂无道师与禅老,不如闭门参曲生。

朋旧年来散如水,惟有铛杓同生死。

一日不见令人愁,昼夜共处终无尤。

世言有毒在曲糵,腐胁穿肠凝血脉。

人生适意即为之,醉死愁生君自择。

(0)

护国天王院故神霄玉清万寿宫也废圮略尽而规模尚极壮丽过之有感

太霄帝君神霄府,一日玺书行海宇。

筑宫奔走谁敢后,万牛挽材山作础。

步虚夜半落云间,玉磬漻漻鸾鹤舞。

帝师丞相领使君,侍晨校籍纷如雨。

洛阳临淮小睥睨,御史立奏投裔土。

从来桑门喜嘲竞,举国冠巾噤无语。

古传东海会扬尘,君看此地亦荆榛。

霓旌仙仗空遗堵,甃缺台倾知几春。

牧儿驱牛齧庭草,谁记剑佩来朝真。

斜阳却上笋舆去,沟水泠泠愁杀人。

(0)

对酒作

齿落不废嚼,足跛尚能履。

书生之所遭,侥倖有如此。

自知穷事业,元不直杯水。

徒行若车安,蔬食如肉美。

或时得斗酒,亦复招邻里。

不肯歌乌乌,行矣呼起起。

(0)

北窗即事二首·其二

北窗最与懒相宜,世上纷纷了不知。

露井甘寒初浚后,小山葱茜乍晴时。

粗餐岂复须鲑菜,蓬户何曾设扊扅。

幸有床头藤杖在,登临未遽叹吾衰。

(0)

中夜对月小酌

今夕复何夕,素月流清辉。

徘徊入我堂,化作白玉墀。

栖鸟满高树,空庭结烟霏。

可怜如许景,早眠人不知。

我幸与周旋,一醉那得辞。

整我接䍦巾,斟我翡翠卮。

清愁不可耐,三嗅梅花枝。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