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晖丹气紫,路隐翠林香。
野道依城社,山童执纪纲。
田高秋敛薄,溪曲夜湍长。
谇语令人倦,蚍蜉肯自量。
山晖丹气紫,路隐翠林香。
野道依城社,山童执纪纲。
田高秋敛薄,溪曲夜湍长。
谇语令人倦,蚍蜉肯自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山林景象。首联“山晖丹气紫,路隐翠林香”以色彩和嗅觉的对比,展现出山间的明媚与幽静。接着,“野道依城社,山童执纪纲”描绘了山间小径与村落的和谐共存,以及孩童在其中的活泼场景。中间两联“田高秋敛薄,溪曲夜湍长”则转向对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秋日田野的丰收与夜晚溪流的潺潺声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一种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的韵律。最后,“谇语令人倦,蚍蜉肯自量”以拟人的手法,通过昆虫的视角,表达了对世事的感慨与对自身能力的反思,引人深思。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感悟。
篱头老茭中夜鸣,淅淅飒飒如人行。
开门风过月照地,竹根草脚皆虫声。
菊花未睡解留客,白衣黄帽相逢迎。
人生千岁要有死,百年况是风中镫。
须臾清境偶然得,众人入梦谁当争。
苏张恍惚在人世,但看藻荇仍纵横。
明宵风景纵有此,知否山人呼得醒。
五城之山石狡狯,诡装奇服纷多态。
或如鸾翔或虎踞,或蔽林间如鬼魅。
有时楼阁造天匠,无端车马破地械。
人家竹坞森周遭,云卷烟升画图内。
佳处在腹不在外,而我溪行相其背。
狐裘反衣将毋同,珠藏贾胡椟出卖。
咫尺千里背而驰,平生错铸兹游最。
南宫赝本姑自诳,东坡袖中失东海。
真人宝山空手回,眼眶负此车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