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滩势峨峨,长船走其下。
乱石高低象,奔流快如马。
行迟空屈指,侯浅才及踝。客路多?巇,忧怀讵堪写。
清滩势峨峨,长船走其下。
乱石高低象,奔流快如马。
行迟空屈指,侯浅才及踝。客路多?巇,忧怀讵堪写。
这首诗描绘了兰溪道中的壮丽景色与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首句“清滩势峨峨”以“峨峨”二字生动地刻画出滩头的高峻与壮观,为整幅画面奠定了雄伟的基调。接着,“长船走其下”则通过动态的长船,进一步强化了水势的浩荡与流动感。
“乱石高低象,奔流快如马”两句,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湍急的水流比作飞驰的骏马,形象地展现了水流的迅疾与力量,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而“行迟空屈指,侯浅才及踝”则通过对比,表现了诗人面对自然景观时的渺小与敬畏之情,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客路多?巇,忧怀讵堪写”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与不安,这里的“?巇”可能是指道路的崎岖不平,也可能是指人生旅途中的种种困难与挑战。最后一句“忧怀讵堪写”则表达了诗人难以言表的复杂情绪,暗示了他对未来或未知的担忧与困惑。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也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翠筱横侵鹤膝枝,江南篱落雪残时。
杨郎笔下烟岚集,留作晴窗觅句资。
道场山顶何山麓,上彻云峰下幽谷。
我从山水窟中来,尚爱此山看不足。
陂湖行尽白漫漫,青山忽作龙蛇盘。
山高无风松自响,误认石齿号惊湍。
山僧不放山泉出,屋底清池照瑶席。
阶前合抱香入云,月里仙人亲手植。
出山回望翠云鬟,碧瓦朱栏缥缈间。
白水田头问行路,小溪深处是何山。
高人读书夜达旦,至今山鹤鸣夜半。
我今废学不归山,山中对酒空三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