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繁川徐氏孝严亭》
《题繁川徐氏孝严亭》全文
宋 / 李之仪   形式: 古风

恋恋欲报恩,岁月犹过隙。

常恐寸草晖,终负阳和力。

万钟非所养,所重在以色。

庶几参与骞,不独慕今昔。

千寻用或短,乃未及咫尺。

哀哉过隙心,泪尽坟草碧。

坐见食亦睹,幽明固无隔。

蒸尝虽其时,要是未为得。

诗书圣人事,力久真自积。

卷舒岂他人,忠孝均我职。

尚容表龟趺,过者必此式。

长江会生尘,德辉何可及。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之仪所作的《题繁川徐氏孝严亭》。全诗以“孝”为主题,表达了对孝道的深刻理解和赞美。

首句“恋恋欲报恩,岁月犹过隙。”描绘了人们对于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深情与急迫,感叹时光飞逝,岁月如梭,强调了孝行的紧迫性。接下来,“常恐寸草晖,终负阳和力。”进一步阐述了孝子内心的忧虑与恐惧,担心自己无法完全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害怕辜负了父母给予的温暖与关怀。

“万钟非所养,所重在以色。”指出物质财富并非真正的供养,更重要的是以孝心、孝行来表达对父母的尊敬与关爱。接着,“庶几参与骞,不独慕今昔。”表达了希望子孙后代也能继承并发扬孝道,不仅怀念过去,更要在当下实践孝行。

“千寻用或短,乃未及咫尺。”通过对比高远的目标与实际的困难,强调了孝行之路虽艰难,但只要努力,就能达到目标。“哀哉过隙心,泪尽坟草碧。”表达了对未能及时尽孝的遗憾与悲伤,即使泪水已干,坟前的青草依然碧绿,象征着对孝道的永恒怀念。

“坐见食亦睹,幽明固无隔。”说明无论生死,孝道的精神都是连结两界的桥梁,活着的人可以看到死去的亲人,感受到他们的存在。“蒸尝虽其时,要是未为得。”强调了祭祀虽然是一种形式,但真正的孝行在于日常的关怀与陪伴。

最后,“诗书圣人事,力久真自积。”表明圣人通过诗书教导后人孝道,而孝行需要长期积累与坚持。“卷舒岂他人,忠孝均我职。”指出孝行是每个人的责任,不分贵贱,每个人都应尽到自己的孝道。“尚容表龟趺,过者必此式。”希望后人能以孝道为榜样,铭记于心。“长江会生尘,德辉何可及。”表达了对孝行的崇高敬意,认为孝道如同长江之水,浩瀚无边,难以超越。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实,通过对孝道的赞美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家庭伦理和社会道德的深刻理解与重视。

作者介绍
李之仪

李之仪
朝代:宋   字:端叔   籍贯:沧州无棣(庆云县)   生辰:1038~1117

李之仪(104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今属山东省)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猜你喜欢

赠萧天章还荆州

短轴淋漓洒墨香,春风一笑问萧郎。

莺花尽日催人醉,客子扁舟底事忙。

眼界东来吴海阔,梦魂西绕楚江长。

行边莫厌归装薄,也有吾诗在锦囊。

(0)

喜平湖三子领乡荐兼策诸生

陆淞发解上青云,沈炼吴绅素出群。

天下何尝无吉士,老夫端亦贺斯文。

三元偶尔还遭际,一贯从来不易闻。

分付平湖诸后进,年光遮莫蹉毫分。

(0)

过铅山有怀韩介之·其二

行行乌桕傍江湄,曾记当年共步时。

欲识九崖超拔处,盛年坚谢一官微。

(0)

偶述三首·其一

木犀香亚几枝低,尽日花边坐欲迷。

何处棹歌声转急,缓寻幽草更前溪。

(0)

庄定山先生闻受平湖典教叠韵赠六律依韵奉答·其五

从来至乐是无音,会意深时岂在琴。

律管候知残腊气,梅花描出老天心。

何愁病骨医无药,祇恐春杯醉不任。

痴坐白头何所有,满庭芳草雨中深。

(0)

题张诩母挽

西风容易卷重帏,堂北萱花不耐吹。

何处罗襦埋壮母,至今霜露泣孤儿。

光华到老人咸愿,水菽承颜我合悲。

幽思临风一挥洒,溪流南去绿漪漪。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