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上泰山,石屏御道开。
六龙过万壑,涧谷随萦回。
马迹绕碧峰,于今满青苔。
飞流洒绝巘,水急松声哀。
北眺崿嶂奇,倾崖向东摧。
洞门闭石扇,地底兴云雷。
登高望蓬瀛,想象金银台。
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
玉女四五人,飘飖下九垓。
含笑引素手,遗我流霞杯。
稽首再拜之,自愧非仙才。
旷然小宇宙,弃世何悠哉。
四月上泰山,石屏御道开。
六龙过万壑,涧谷随萦回。
马迹绕碧峰,于今满青苔。
飞流洒绝巘,水急松声哀。
北眺崿嶂奇,倾崖向东摧。
洞门闭石扇,地底兴云雷。
登高望蓬瀛,想象金银台。
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
玉女四五人,飘飖下九垓。
含笑引素手,遗我流霞杯。
稽首再拜之,自愧非仙才。
旷然小宇宙,弃世何悠哉。
这是一首描绘游历泰山的诗歌,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个人情感的抒发。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泰山雄伟景象的深刻印象,以及通过这次登山体验所获得的精神愉悦。
"四月上泰山,石屏御道开"一句,以四月作为时间背景,描绘了春日泰山清新的气息和开放的道路,预示着一场壮丽的自然之旅。随后"六龙过万壑,涧谷随萦回"两句,则通过对龙的拟人化描述,以及对壑与谷的描写,展现了泰山的雄伟与神秘。
"马迹绕碧峰,于今满青苔"一句,将自然景观与历史印记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文化遗存的尊重和怀念。"飞流洒绝巘,水急松声哀"两句,则通过对流水和松林声音的描绘,传递出大自然的动感与生命力。
"北眺崿嶂奇,倾崖向东摧"一句,用北方高峻山峰的景象,塑造了泰山独特的地貌。紧接着的"洞门闭石扇,地底兴云雷"两句,则描绘出山中神秘莫测的洞穴和天气变化的情景。
"登高望蓬瀛,想象金银台"一句,表达了诗人登上高处,远眺广阔视野时所产生的心灵震撼。"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两句,则通过对泰山顶端天空和清新风的描写,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通向自然之境界的情感体验。
最后几句"玉女四五人,飘飖下九垓。含笑引素手,遗我流霞杯。稽首再拜之,自愧非仙才。旷然小宇宙,弃世何悠哉"则是诗人在泰山的神秘氛围中,遇见了传说中的玉女,接受了她们的招待和赠礼,感受到了超凡脱俗的喜悦,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达到仙境境界的自谦之情,以及面对壮阔山川时所产生的豁然开朗、抛弃尘世烦恼的心态。
明月入我牖,娟娟满衣裳。
惊风飘疏竹,凌乱舞清光。
静坐不能眠,稍知秋夜长。
却思古人书,探编开缥囊。
一读三四反,人远心茫茫。
投编出庭宇,回步影徜徉。
长空散白露,暗落点青黄。
肃肃晨气动,满地自为霜。
灵岩山势异,金地景难穷。
塔影遮层汉,钟声落半空。
千峰罗雉堞,万仞耸屏风。
飞鹤来清窦,刳鱼挂古桐。
名曾参四绝,封合亚三公。
势彻河壖远,形差岳镇雄。
仙闾邻峻极,日观伴穹崇。
邃洞连蓬岛,重峦凿梵宫。
望应销俗虑,登喜出尘笼。
献寿嵩衡并,分茅海岱同。
艮方标出震,午位对升中。
岚滴晴烟碧,崖铺夕照红。
巍峨齐太华,奇胜敌崆峒。
鍊句共诗客,模真怯画工。
天孙分怪状,神化结全功。
吟赏慵回首,云泉兴愈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