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西风萧瑟,天涯芳草,定自阑珊。
才了春愁,秋恨又上眉端。
漏迟迟、声低易断,灯黯黯、花小难圆。起凭栏。
月华满地,寒透屏山。年年。
鸟啼花落,旧游如梦,旧梦如烟。
对酒当歌,镜中非复少时颜。
碧霄迥、琼楼何处,红桥远、玉笛谁边。不成眠。
且将苦语,谱入哀弦。
一夜西风萧瑟,天涯芳草,定自阑珊。
才了春愁,秋恨又上眉端。
漏迟迟、声低易断,灯黯黯、花小难圆。起凭栏。
月华满地,寒透屏山。年年。
鸟啼花落,旧游如梦,旧梦如烟。
对酒当歌,镜中非复少时颜。
碧霄迥、琼楼何处,红桥远、玉笛谁边。不成眠。
且将苦语,谱入哀弦。
此诗描绘了一幅秋夜不寐的凄美画面。首句“一夜西风萧瑟”便奠定了全诗悲凉的基调,西风的萧瑟预示着秋天的到来,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哀愁。接着,“天涯芳草,定自阑珊”一句,以芳草的凋零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败,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感伤情绪。
“才了春愁,秋恨又上眉端”两句,直接点明了诗人内心的情感状态,春愁未消,秋恨又至,愁绪如同波浪般在心头翻滚,难以平息。接下来,“漏迟迟、声低易断,灯黯黯、花小难圆”四句,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夜晚的寂静与孤独,时间的缓慢流逝,以及灯火的微弱与花朵的凋零,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哀愁的氛围。
“起凭栏。月华满地,寒透屏山”描绘了诗人起身倚靠栏杆,望着洒满地面的月光,感受到寒气穿透屏风的情景,进一步强化了孤独与寒冷的感觉。接下来,“年年。鸟啼花落,旧游如梦,旧梦如烟”四句,通过自然界的变迁,比喻人生的短暂与无常,旧日的美好回忆如同梦境一般,转瞬即逝,令人感慨万千。
最后,“对酒当歌,镜中非复少时颜”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岁月的无情,即使饮酒高歌也无法挽回逝去的青春,镜中的容颜已不再年轻,流露出深深的无奈与哀叹。而“碧霄迥、琼楼何处,红桥远、玉笛谁边”则通过遥不可及的仙境与远方的红桥、玉笛,寄托了诗人对理想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但现实的残酷使得这一切都显得遥不可及。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面对生命无常、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向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