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殿朱门地不寒,楚山蕲水足游观。
尊开醴酒时应醉,馔出江鱼日可餐。
作赋岂劳伤贾谊,献书休拟学严安。
草亭身世羲皇上,一榻清风竹万竿。
碧殿朱门地不寒,楚山蕲水足游观。
尊开醴酒时应醉,馔出江鱼日可餐。
作赋岂劳伤贾谊,献书休拟学严安。
草亭身世羲皇上,一榻清风竹万竿。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与友人在山水间相聚的情景,充满了闲适与雅致。首联“碧殿朱门地不寒,楚山蕲水足游观”以宫殿和山水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氛围。宫殿虽位于人间,却仿佛远离尘嚣,而楚山蕲水则提供了丰富的自然景观供人游赏。
颔联“尊开醴酒时应醉,馔出江鱼日可餐”进一步描绘了聚会的场景,通过开瓶美酒、享用江中捕捞的鲜鱼,展现了主人对宾客的款待之周到,同时也暗示了聚会的欢愉气氛。
颈联“作赋岂劳伤贾谊,献书休拟学严安”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鼓励与期待,希望友人不必过于忧心创作,也不必过分模仿古人,强调了创新与个性的重要性。
尾联“草亭身世羲皇上,一榻清风竹万竿”将场景转至更为简朴的草亭,暗示了诗人追求的是一种超越世俗、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一榻清风、万竿翠竹,不仅营造出清幽的环境,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友情的颂扬,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生活情趣的独特理解和追求,体现了他们崇尚自然、重视精神世界的生活哲学。
坐拨鹅笙。望凤阁銮坡,恰是蓬瀛。
人间天上,绛幄银屏。回头蓦听歌声。
记当年鼓瑟,历城下、连榻宵停。
到而今,更一番憔悴,着意飘零。
九霄忽飞彩仗,正桂子三秋,露冷西泠。
摇曳宫袍,起居八座,满床牙笏堪擎。
喜班中玉笋,平添取、一半参苓。返瑶京。
两行莲炬,分照西清。
吴山如此,真堪立马,怒潮若个曾回。
金粉楼台,水犀甲仗,回思旧日长开。指点总销埋。
剩湖光潋艳,小住为佳。
一片笙歌,城边画舫始移来。壮怀如许难排。
忽银涛捲雪,铁马轰雷。
宋寝烟荒,吴宫露冷,两峰南北崔嵬。试进酒千杯。
笑白衣苍狗,触处堪哀。
恸哭山巅,且扶残醉卧蒿莱。
甲子重开,看双鬓、丝丝记取。
休回首、高歌亢节,壮怀几许。
击碎唾壶冰一片,蠹残书卷香千缕。
待葛巾、野服友柴桑,翁为主。君平肆,谁堪与。
子陵钓,空延伫。指南山作寿,苍崖高踞。
华萼堂中迷昼锦,鸳鸯湖畔看烟雨。
但芒鞋、竹杖偏山川,无他语。
系缆不能发,酾酒酹春江。
江间波浪千尺,留客角词场。
不向公卿屈膝,翻向公卿斗捷,老我十分狂。
一醉弄柔翰,赢得小奚忙。争迟速,分殿最,共平章。
堂堂大将旗鼓,谁屑倒戈降。
篷背雨声淅沥,恰与吟声相答,长啸水云乡。
敝帚自珍惜,佳话记归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