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成阴近夕阳,湖边飞阁照寒塘。
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只异乡。
细雨成阴近夕阳,湖边飞阁照寒塘。
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只异乡。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一位游子在异乡度过的重阳节。首句“细雨成阴近夕阳”,细腻地勾勒出一幅秋雨绵绵、天色渐暗的画面,雨滴汇聚成阴,与即将落下的夕阳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接着,“湖边飞阁照寒塘”一句,将视线转向湖面,飞阁倒映在寒冷的池塘之中,既展现了建筑的雄伟,也暗示了环境的清冷和孤独。
“黄花应笑关山客”,诗人巧妙地运用拟人手法,将“黄花”(菊花)赋予情感,仿佛它在嘲笑那些远离家乡、漂泊在外的旅人。这不仅表达了对游子孤独处境的同情,也暗含了对时光流逝、岁月无情的感慨。“每岁登高只异乡”,最后一句直接点明主题,强调每年的重阳佳节,游子只能在异乡度过,无法与家人团聚,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家乡的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深刻地表现了游子在外的孤独、思乡之情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感,具有较强的情感共鸣力和艺术感染力。
之子云霞居,地隔千万山。
三年三过我,一见一开颜。
袖出西游编,字字破天悭。
可怜东门享,不及海上閒。
后会不可期,天步方艰难。
赠别可言无,鸟倦宜知还。
白发暮倚闾,山空水潺潺。
道逢两伦魁,风采照人寰。
出处各有适,为问二者间。
李周两太史,笔削凛二班。
为问静中得,何方济时艰。
老我疾病馀,癙尤涕空潸。
回雁可寄书,勿诿殆且烦。
贰师城空渥洼涸,百年徒费秦川榷。
眼明见此玉花骢,画工如山笔难貌。
朔风号,朔雪舞,交河水冰连后土。
一声嘶入玉门关,掣断阴云日当午。
超八骏,六友龙。
天人一笑和鸾雍,驽骀百万那能从。
高槐障午暑,巨竹摇清风。
中郎百世英,一官此从容。
心事付盟鸥,年光占候蟲。
客来欲有言,一笑抚双松。
曰余不负丞,哦诗有新工。
天意亦怜才,要施及物功。
适此岁荐饥,旱气日蕴隆。
雨应长官祈,犹未周四封。
雁鹜抱文书,朋来立庭中。
公曰旱既甚,此理贵感通。
洁齐走群望,精意格苍穹。
西山殷其雷,万叠聋云峰。
南湖飞霹雳,彷佛追蛟龙。
斯须天壤间,万象俱晦蒙。
飞湍连日夜,一洗旱魃空。
树世走丁壮,欢呼沸儿童。
岁功已權舆,馀间清缿筩。
行歌何所云,丞哉宁负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