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明远楼次韵·其二》
《明远楼次韵·其二》全文
明 / 孙承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突兀高楼倚太霞,重来登眺感年华。

泥融紫陌将飞燕,寒勒青林未着花。

阊阖九天当殿直,笙歌万井夹城斜。

朱门画戟将军第,瑶馆琳宫羽士家。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明远楼的壮丽景象与周围环境的细腻变化。首句“突兀高楼倚太霞”,以“突兀”二字形容楼阁之高耸,与天空相接,形象地展现了楼阁的雄伟气势。接着,“重来登眺感年华”一句,表达了诗人再次登楼时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既有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也有对当下时光的珍惜。

“泥融紫陌将飞燕,寒勒青林未着花”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春日景象。泥土湿润,燕子即将归来,而青林中尚未绽放花朵,一动一静,一暖一冷,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暗含了诗人对生命与时间的思考。

“阊阖九天当殿直,笙歌万井夹城斜”两句,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阊阖,古代神话中的天门,此处借指皇宫或高大建筑,象征着权力与威严;“九天”则强调了高度,与首句呼应。万井,古代以一万户为一井,此处泛指众多的居民区,通过“笙歌”与“夹城斜”的描绘,展现了繁华与热闹的都市生活景象。

最后,“朱门画戟将军第,瑶馆琳宫羽士家”两句,将视角转向了不同社会阶层的生活场景。朱门画戟,指的是贵族或将军的府邸,象征着权力与财富;瑶馆琳宫,则是道士或隐士居住的地方,体现了另一种精神追求与生活方式。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不同生活方式的观察与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融合自然美景与社会百态的画卷,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洞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作品。

作者介绍
孙承恩

孙承恩
朝代:明

(1485—1565)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猜你喜欢

秋夜

露冷栖鸦寂,风高候雁鸣。

那堪多病客,复此遇秋声。

急水喧汾涨,寒砧静霍城。

情深荒署月,犹作故乡明。

(0)

赠顾行人抱桐先生

精力平生尽典坟,眼中余子日纷纷。

占星绝学推灵宪,解字真源衍《说文》。

载酒花溪双屐雨,摊书松阁半床云。

吟坛簪盍无同辈,每话前游感离群。

(0)

梅花村访浦鹤天

梅开深处即孤山,高卧柴门昼亦关。

踏破苍苔人不见,立残清影鹤初还。

尊中酒满常拌醉,驴背诗多却费删。

珍重东君留索笑,漫劳驿使一枝攀。

(0)

宿藏云阁

白云满空山,小阁不知处。

我再入云中,阁上云来去。

松柏绕山青,泉声隔林树。

此时身与心,一一烟霞趣。

欲去仍此宿,白云留我住。

(0)

京口晓望

万户沈苍霭,鸣鸡出翠微。

江声自流转,秋色静依稀。

海日千峰出,吴船一棹飞。

东南形胜地,萧爽有余晖。

(0)

送濮荆南经历之粤西

篁竹丛中水石淙,应官听鼓踏逢逢。

武昌行客今衰柳,蛮府参军此大江。

陆贾旧通南粤使,祝良新受九真降。

论功绝峤看铜柱,浪泊威名振岭泷。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