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种橘,尚比封侯贵。何况江涛转千里。
带天香,含洞乳,宜入春盘,红荔子,驰驿风流仅比。
齿疏潘令老,怯咀冰霜,十颗金苞谩分遗。
记觞前、须细认,别有馀甘,从此去,枉却栽桃种李。
想相如酒渴对文君,迥不是人间,等闲风味。
江陵种橘,尚比封侯贵。何况江涛转千里。
带天香,含洞乳,宜入春盘,红荔子,驰驿风流仅比。
齿疏潘令老,怯咀冰霜,十颗金苞谩分遗。
记觞前、须细认,别有馀甘,从此去,枉却栽桃种李。
想相如酒渴对文君,迥不是人间,等闲风味。
这首宋词《洞仙歌·其一》是晁补之所作,通过对江陵种植橘树的描绘,表达了对橘子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尚比封侯贵"一句,寓意橘树的价值超过功名利禄,象征着朴素而高尚的生活态度。"江涛转千里,带天香,含洞乳",运用比喻,形容橘子的清香和甘甜,仿佛带着江水的灵气和洞穴中的乳汁。
"宜入春盘,红荔子,驰驿风流仅比",进一步强调橘子的美味,堪与春天的佳肴和驿站的珍品相媲美。接下来,词人以潘令的典故,表达对橘子的喜爱,即使牙齿已疏,仍舍不得放弃其甘美。"齿疏潘令老",暗指岁月流逝,但对橘子的热爱不减。
"记觞前、须细认,别有馀甘",在饮酒时品味橘子,能感受到超越日常的余韵。最后,词人借用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典故,说这独特的风味并非寻常可得,而是如同他们之间的深情,超凡脱俗。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橘子为载体,寄寓了诗人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语言优美,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