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月曙窗虚,幽人好静居。
官无公务扰,意与世情疏。
出户霜涂屋,垂帏草上除。
同声虽可悦,异舍欲何如。
落月曙窗虚,幽人好静居。
官无公务扰,意与世情疏。
出户霜涂屋,垂帏草上除。
同声虽可悦,异舍欲何如。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居斋室的宁静生活。清晨月落,曙光初照,诗人静坐窗前,享受这份清幽与宁静。官场的纷扰已远离,他的心与世俗情感渐行渐远,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自由。
走出斋室,霜覆盖着屋顶,诗人垂下帷幕,清扫草上的霜雪。他与外界保持距离,但内心却渴望与志同道合之人交流。诗中的“同声”表达了对共鸣的期待,而“异舍”则暗示了与他人交往时的微妙界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场景描写,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独立与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流露出对友情与理解的渴望。在繁忙的世界之外,寻求心灵的栖息地,是许多文人墨客共同的追求。
拜命恩波阔,南归道路长。
才名双白发,行李一青囊。
祖帐连春草,征帆挂夕阳。
云消波浩荡,烟暝树苍茫。
旅食经淮海,家园入楚乡。
药分苏井水,花送董林香。
济世推恒德,长生有秘方。
宋清虽已远,千载共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