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谁将画此图,山人搔首看卢胡。
花水诸峰流落尽,白云犹为隐屠苏。
水墨谁将画此图,山人搔首看卢胡。
花水诸峰流落尽,白云犹为隐屠苏。
这首明代诗人陈献章的《偶阅岳季方题商山四皓图次韵(其二)》描绘了一幅墨色山水画的意境。首句“水墨谁将画此图”以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对画中山水的惊叹和赞美,暗示了画家的技艺高超。接着,“山人搔首看卢胡”通过“山人”这一形象,描绘了欣赏者专注而沉醉的姿态,卢胡可能是画中人物或画面中的某个特征,让诗人驻足思考。
后两句“花水诸峰流落尽,白云犹为隐屠苏”,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意象。山峰上的花朵流水已消逝,只剩下白云缭绕,如同四皓隐居的意境。"屠苏"可能指的是酒,也可能暗指隐士的生活,诗人借此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仰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山水画的韵味,同时也寓含了诗人的情感寄托和哲理思考。
瑟瑟风漪心为青,更窥崷崒眼增明。
可怜一片江山样,只欠菖蒲十数茎。
橡叶冈头释马衔,区中奇观得穷探。
岸空飞鼠声相应,江静群峰影倒涵。
居士碧云裁秀句,道人哀玉扣清谈。
偶成二老风流事,不是三乘宿草庵。
灵祠真馆閟山隈,形势相高对越台。
莓径翠依屏上转,藕花红绕监中开。
鹤衔宝箭排烟去,龙护金书带雨来。
夹道万星攒骑火,满城争看使君回。
寒食山州百色喧,春风花雨暗川原。
因循移病依香火,写得弥陀七万言。
武陵渔子入花源,但见秦人不得仙。
会有黄鹂鸣翠柳,何妨白眼望青天。
新淬鱼肠玉似泥,将军唾手取河西。
偏裨万户封龙额,部曲千金赐褭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