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壬午清明拜先君墓下》
《壬午清明拜先君墓下》全文
宋 / 徐瑞   形式: 古风

锵锵涧水鸣,阴阴宰木春。

晨兴羞清酌,酹我柏下人。

山蹊塞欲断,呼童剪荆榛。

断甃土晕碧,古瓦垣衣青。

席草再俛伏,泫然泪沾巾。

音容一以远,魂梦何由寻。

终天不可报,九原谅斯闻。

愿言领诸孤,年年拜清明。

(0)
鉴赏

这首宋朝诗人徐瑞所作的《壬午清明拜先君墓下》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明时节诗人对先祖的追思与祭拜之情。

首句“锵锵涧水鸣,阴阴宰木春”以生动的自然景象开篇,潺潺的涧水声与茂密树木的生机勃勃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接着,“晨兴羞清酌,酹我柏下人”一句,诗人清晨起来,准备了清淡的酒食,对着先祖的墓碑祭奠,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

“山蹊塞欲断,呼童剪荆榛”描绘了通往墓地的小路被杂草荆棘遮蔽,需要呼唤孩童来清理,这一细节既展现了墓地环境的荒凉,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后人的责任。接下来,“断甃土晕碧,古瓦垣衣青”通过描述墓碑和古墙的颜色,进一步渲染了历史的沧桑感。

“席草再俛伏,泫然泪沾巾”写诗人跪在草地上,低头致意,泪水不禁滑落,表达了对先祖深深的敬仰与哀悼。最后,“音容一以远,魂梦何由寻。终天不可报,九原谅斯闻。愿言领诸孤,年年拜清明。”诗人感叹先祖的声音与面容已随时间远去,只能在梦中寻找,遗憾无法回报先祖的恩情,但希望后代子孙能继承先祖的遗志,每年清明时节前来祭拜,延续这份家族的情感纽带。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祭拜仪式的描写,深刻表达了对先祖的缅怀之情,以及对家族传承的重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祖先的尊敬与纪念。

作者介绍

徐瑞
朝代:宋   字:山玉   号:松巢   籍贯:江西鄱阳   生辰:1255~1325

徐瑞(1255~1325),字山玉,号松巢,江西鄱阳人。南宋度宗咸淳间应进士举,不第。祖父云岩、叔祖东绿皆善诗,叔父洁山居士,弟可玉、宗玉,从弟楚玉、兰玉皆有文才,次第任散官。所著则《松巢漫稿》,卒年七十一。吴存挽之曰:“善人已矣,空留千百年番水之名;后世知之,当在数十卷松巢之稿!”其见重于当时如此。后许竹南《有怀》诗云:“江北江南老弟昆,三生文会几评论。蚤知倾盖头俱白,悔不连床话共温。洲没草枯芳士歇,巢倾鹤去故枝存。至今惟有湾头月,照我溪南水竹村。”
猜你喜欢

赋王九山沧浪阁

千年孺子吟,谁会此时心。

方寸有泾渭,烟波无古今。

水禽知雨候,山气爱秋深。

不尽凭栏意,桡歌归故林。

(0)

闲居杂兴十首·其八

土木非吾事,支东复拄西。

雨盈沟壅叶,檐侧础沈泥。

护壁时编苇,登楼恐折梯。

若无忧挠至,终岁亦安栖。

(0)

初夏过湖外别业

郊原新绿喜初晴,一曲湖光潋滟明。

几处楼台空锁钥,百年人物尽丘茔。

好花自分随春去,恶木宁思择地生。

独念索居闻识寡,夜窗长对读书檠。

(0)

天童寺

佛界似仙居,楼台出翠微。

浙中山水最,海内衲僧归。

草树有真意,禽鱼尽息机。

禅房无别事,唯见白云飞。

(0)

中秋家人玩月

年年照离别,今夕喜团栾。

不是人心异,全胜昨夜看。

八荒同皎洁,列宿让清寒。

自有银河路,乘槎到不难。

(0)

送灵师归吴

灵师殊可尚,颇不类浮屠。

托迹虽依佛,留心独喜儒。

风尘倦京洛,水石隐句吴。

破寺杉松老,南归旧隐孤。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