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滞宛许,日夕望京豫。
旷野莽茫茫,乡山在何处。
孤烟村际起,归雁天边去。
积雪覆平皋,饥鹰捉寒兔。
少年弄文墨,属意在章句。
十上耻还家,裴回守归路。
我行滞宛许,日夕望京豫。
旷野莽茫茫,乡山在何处。
孤烟村际起,归雁天边去。
积雪覆平皋,饥鹰捉寒兔。
少年弄文墨,属意在章句。
十上耻还家,裴回守归路。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冬日因雪而不能归家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抒发了怀乡与孤独的情感。开篇“我行滞宛许,日夕望京豫”表明诗人在宛许一带行走不前,因为心系京城(长安,即今陕西西安),每到日落时分总是向那边眺望。"旷野莽茫茫,乡山在何处"则通过广阔荒凉的原野,反衬出诗人内心对远方家乡的渴望与迷惘。
"孤烟村际起,归雁天边去"描绘了冬日里一缕孤独的炊烟升起在村落之间,而大雁则飞向遥远的天边,增添了一份凄美。"积雪复平皋,饥鹰捉寒兔"生动地展现了严冬的景象以及自然界中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
最后,“少年弄文墨,属意在章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书写和文学创作的热爱与执着。而“十上耻还家,裴回守归路”则透露出诗人对未能早日返回家乡的遗憾,以及对归途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在严寒雪地中的孤独与渴望,既有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也有对文学创作的热忱,以及面对困境时的坚守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