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归阻雪》
《南归阻雪》全文
唐 / 孟浩然   形式: 古风

我行滞宛许,日夕望京豫。

旷野莽茫茫,乡山在何处。

孤烟村际起,归雁天边去。

积雪覆平皋,饥鹰捉寒兔。

少年弄文墨,属意在章句。

十上耻还家,裴回守归路。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nánguīxuě
táng / mènghàorán

zuònányángběixuě

xíngzhìwǎnwàngjīng

kuàngmǎngmángmángxiāngshānzàichù

yāncūnguīyàntiānbiān

xuěpínggāoyīngzhuōhán

shǎoniánnòngwénshǔzàizhāng

shíshàngchǐháijiāpáihuáishǒuguī

注释
滞:不流通,引申为滞留。
宛许:即宛地,泛指南阳以北。
京豫:指洛阳。
唐时将洛阳设为东都。
因其地属豫州,故称为京豫。
莽茫茫:郊野广漠无际。
乡山:故乡的山脉。
村际:中间。
平皋:平原。
文墨:写文章。
属意:倾心。
章句:章节与句子。
十上:多次上书。
此借此科考落第。
裴回:徘徊。
翻译
行程被大雪所阻,滞留在宛地,日暮时只能眺望着洛阳。
放眼望去四周是一片苍茫的旷野,故乡的山河不知在何处。
一缕孤单的炊烟在村中冉冉升起,迟归的大雁也早已飞到遥远的天边去了。
近处的田野和远处的山岗被积雪覆盖,只有饥饿的老鹰还在寻觅捕捉雪中的野兔。
我从少年时起就摆弄文墨,专注于诗词歌赋。
可惜多次上京都没有考中,我现在已羞于回家了,只好彷徨而无奈地守在这回家的路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冬日因雪而不能归家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抒发了怀乡与孤独的情感。开篇“我行滞宛许,日夕望京豫”表明诗人在宛许一带行走不前,因为心系京城(长安,即今陕西西安),每到日落时分总是向那边眺望。"旷野莽茫茫,乡山在何处"则通过广阔荒凉的原野,反衬出诗人内心对远方家乡的渴望与迷惘。

"孤烟村际起,归雁天边去"描绘了冬日里一缕孤独的炊烟升起在村落之间,而大雁则飞向遥远的天边,增添了一份凄美。"积雪复平皋,饥鹰捉寒兔"生动地展现了严冬的景象以及自然界中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

最后,“少年弄文墨,属意在章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书写和文学创作的热爱与执着。而“十上耻还家,裴回守归路”则透露出诗人对未能早日返回家乡的遗憾,以及对归途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在严寒雪地中的孤独与渴望,既有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也有对文学创作的热忱,以及面对困境时的坚守与期待。

作者介绍
孟浩然

孟浩然
朝代:唐   字:浩然   籍贯: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   生辰:689-740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
猜你喜欢

句·其十九

轻飙使车远,明月直庐空。

(0)

夜意

漏浅风微夜未胜,雨云无迹火云凝。

簟铺寒水频移枕,帐卷轻烟更背灯。

沃顶几思金掌露,涤烦谁借玉壶冰。

兰台知有披襟处,宋玉多才独自登。

(0)

题唐昌尉廨足山楼三首·其三

营营求足竟何穷,一足能令万虑空。

可但诗人供望眼,乾坤都在足山中。

(0)

登蜀阜二首·其二

弹指经年别彼阿,庭前庭后绿婆娑。

虽然陨箨无人扫,老木修篁古意多。

(0)

晚步上清宫坐栖真者久之用合溪韵

坏砌颓檐竹数竿,一方深绿照人寒。

此时别有真消息,不用清流引激湍。

(0)

真应庙

浪誇骑鹤上清都,滴露研朱自壮图。

海内不蒙君子泽,独遗石碣溉丹湖。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