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阳十载过重阳,忘却登高在异乡。
红叶山川多胜槩,金仙楼阁自凄凉。
逢僧尽是能诗客,邀我同登选佛场。
回首故园天万里,剑峰处处割愁肠。
滇阳十载过重阳,忘却登高在异乡。
红叶山川多胜槩,金仙楼阁自凄凉。
逢僧尽是能诗客,邀我同登选佛场。
回首故园天万里,剑峰处处割愁肠。
这首明代诗人史谨的《九日游云南太华寺》描绘了诗人旅居滇阳十年后,在重阳节这一天远离家乡登高赏景的情景。首句“滇阳十载过重阳”表达了诗人长时间在外,对传统节日的深深怀念。接着,“忘却登高在异乡”流露出他身处异地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红叶山川多胜概”写出了秋天的美景,红叶点缀山川,景色宜人,然而诗人的心境却是“金仙楼阁自凄凉”,暗示了内心的孤寂和对故乡的思念。接下来,“逢僧尽是能诗客,邀我同登选佛场”描绘了在寺庙中遇到的僧侣们都是才情出众的诗人,他们邀请诗人一同游览,但这样的热闹反而更衬托出诗人内心的落寞。
最后两句“回首故园天万里,剑峰处处割愁肠”直抒胸臆,诗人遥望万里之外的故乡,连绵起伏的剑峰似乎都在切割他的愁绪,将思乡之情推向高潮。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诗人的情感变化,展现了浓厚的乡愁和人生漂泊之感。
坐拨鹅笙。望凤阁銮坡,恰是蓬瀛。
人间天上,绛幄银屏。回头蓦听歌声。
记当年鼓瑟,历城下、连榻宵停。
到而今,更一番憔悴,着意飘零。
九霄忽飞彩仗,正桂子三秋,露冷西泠。
摇曳宫袍,起居八座,满床牙笏堪擎。
喜班中玉笋,平添取、一半参苓。返瑶京。
两行莲炬,分照西清。
吴山如此,真堪立马,怒潮若个曾回。
金粉楼台,水犀甲仗,回思旧日长开。指点总销埋。
剩湖光潋艳,小住为佳。
一片笙歌,城边画舫始移来。壮怀如许难排。
忽银涛捲雪,铁马轰雷。
宋寝烟荒,吴宫露冷,两峰南北崔嵬。试进酒千杯。
笑白衣苍狗,触处堪哀。
恸哭山巅,且扶残醉卧蒿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