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颂六十二首·其十六》
《颂六十二首·其十六》全文
唐 / 道世   形式: 偈颂

五欲昏神识,五盖蔽福力。

六根成苦集,六贼乱心色。

欲浪逐情飘,爱网随心织。

三毒障人空,四流漂不息。

至金虽改秋,斩筹方未极。

观鸽既无穷,猿攀此焉伏。

自非绝欲盖,何能远升陟。

齐驮届宝城,共睹能仁德。

(0)
鉴赏

这首诗以佛教思想为背景,探讨了欲望、贪爱、嗔恚、痴愚等六种烦恼(六欲)如何蒙蔽人的智慧与福力,导致心灵的痛苦与混乱。诗人通过“五欲”、“五盖”、“六根”、“六贼”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这些烦恼对人心灵的侵蚀。

“欲浪逐情飘,爱网随心织。”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欲望如同波涛汹涌的海浪,追逐着人们的情感;而贪爱则如同一张无形的网,随着人们的心意编织,将人困在其中,难以自拔。

“三毒障人空,四流漂不息。”这里的“三毒”指的是贪、嗔、痴三种烦恼,它们如同障碍物,阻碍着人们的内心世界;“四流”可能是指四种烦恼的持续流动,象征着烦恼的不断涌现和影响,无法停止。

“至金虽改秋,斩筹方未极。”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烦恼比作秋天的落叶,即使改变了一些事物的本质(如“至金”),但烦恼的根源并未彻底消除,需要斩断烦恼的根源,才能达到解脱。

“观鸽既无穷,猿攀此焉伏。”鸽子在这里可能象征着平静与纯洁,而猿猴则代表了人类的欲望与冲动。这两句表达了通过观察与反思,人们可以逐渐克服内心的欲望与冲动,达到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最后,“自非绝欲盖,何能远升陟。”强调了只有彻底去除欲望的遮蔽,才能超越烦恼的束缚,达到心灵的升华与提升。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揭示了佛教中关于烦恼与解脱的哲理,鼓励人们通过自我反省与修行,摆脱欲望的束缚,达到心灵的自由与解脱。

作者介绍

道世
朝代:唐

猜你喜欢

过吕城坝

河水汤汤向东注,垒土横河障波住。

往来舟楫恒苦停,首尾相衔才得渡。

车声辚辚绠痕急,船头向天如欲立。

龙门一跃直下来,滩声雷吼鲛人泣。

(0)

鸂鶒吟送余大尹三首·其一

鸂鶒何双双,飞来水中央。

使君入台去,官为绣衣郎。

黄金为马鞍,青丝为马缰。

驰驱道路上,到处生辉光。

(0)

次韵刘焕吾州守见寄

行藏随分了无疑,秪许平生鲍叔知。

荒径旋开那用买,深杯难强故应辞。

犹期向晚粗闻道,颇悔从前浪作诗。

汗简功名君自省,龚黄千载合追随。

(0)

清明谒陵有感

曾骑羸马溯秋风,廿载重来鬓已蓬。

史馆故人多化鹤,泰陵新树复摩空。

山连禁籞春仍碧,花傍斋庐晚更红。

坐听白头宫监语,炉烟销尽思无穷。

(0)

秋答尹宪副先生·其一

顿收佳什见情亲,一字都来不犯尘。

秋院挥毫风正爽,晓窗开卷墨犹新。

论心每忆同游处,矫首难忘奉别晨。

门带清流山附屋,暮年新酒共谁频。

(0)

依韵奉荅西阜叔父

五十又逢初度日,聪明那及少年时。

高堂锡福凭黄发,同气增光有白眉。

官久只馀金作带,酒醇何用玉为卮。

竹林胜赏须重觅,已幸新民似旧黎。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