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依韵奉荅西阜叔父》
《依韵奉荅西阜叔父》全文
明 / 罗钦顺   形式: 七言律诗

五十又逢初度日,聪明那及少年时。

高堂锡福凭黄发,同气增光有白眉。

官久只馀金作带,酒醇何用玉为卮。

竹林胜赏须重觅,已幸新民似旧黎。

(0)
鉴赏

此诗《依韵奉答西阜叔父》由明代诗人罗钦顺所作,通过诗句表达对长辈的尊敬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联“五十又逢初度日,聪明那及少年时”,诗人以自己年届半百,再次迎来生日为契机,感叹岁月流转,青春不再,聪明才智也难以与年轻时相比。这里流露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怀念。

颔联“高堂锡福凭黄发,同气增光有白眉”,诗人转而赞美长辈的福泽与家族的和谐。高堂指的是父母,黄发象征着长寿,白眉则寓意家族的荣耀与兴旺。这两句表达了对长辈健康长寿、家族和睦的祝愿。

颈联“官久只余金作带,酒醇何用玉为卮”,诗人自谦地提到自己官场生涯长久,但仅剩金银作为身外之物,而真正的价值在于内心的修养和精神的富足。同时,他以酒为例,说明了物质的奢华并非生活的全部,真正的乐趣在于与亲友共享的简单时光。

尾联“竹林胜赏须重觅,已幸新民似旧黎”,诗人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再次寻得像竹林般清幽雅致的享受,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新气象的期待,如同百姓生活回到过去那种淳朴和谐的状态。这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长辈的尊敬、对个人修养的重视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罗钦顺
朝代:明

(1465—1547) 明江西泰和人,字允升,号整庵。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迁南京国子监司业,以实行教士。忤刘瑾,革职为民。瑾诛复官,累迁吏部右侍郎。世宗即位,擢吏部尚书,以与张璁、桂萼同朝为耻,辞归。家居二十年,潜心性理之学。初笃信佛学,后舍弃。认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废一不可,卒谥文庄。有《困知记》、《整庵存稿》。
猜你喜欢

云门杂咏·其五

老脚登临不似初,秦峰一跨七年馀。

苦无灵药将颜驻,拟有哀辞待篆书。

破釜赍粮君莫误,当途筑舍事诚疏。

悬知天上冰壶洞,迥隔人间六月庐。

(0)

秋野

地阔清霜满,林寒赤叶稀。

野云秋澹澹,山日晚辉辉。

杀气三河动,边声一骑飞。

中原多猛士,谁解晋阳围。

(0)

月食篇

仲夏月食月半缺,仲冬月食食之既。

皇皇下民,亦孔之悸。烨烨其魄,有物薄之。

彼盈而微,实度之宜。

今此下民,孰使告尔灾,嗟嗟亦悸孔哀。

有烈其风,自伊天阻。云旗载扬,朦瞽奏鼓。

率彼下土,诉于帝所。诉于帝所,光复于天。

光复于天,其明罔愆,照临尔下民。

(0)

早秋监察许君见过

五柳骢偏系,三山雨乍过。

夏蝉犹咽竹,夕露欲倾荷。

眷此青云客,怀余白石歌。

相看恨易晚,灯火发烟萝。

(0)

题画扫笔成诗

去年得归离江州,七日遂登黄鹤楼。

南风捲江浩呼汹,豗轰欲翻鹦鹉洲。

七泽莽昧不入眼,孤舟屈曲襄河转。

数月巳掷檀家湖,梦飞每到羊公岘。

岘脚山南东道楼,秦川公子醉悲秋。

槛边斑竹古犹活,云石寂寞苍梧愁。

重华驭遥不可叫,白沙黑猿疏树幽。

看图彷佛曾游处,素壁青天汉水流。

(0)

暇日同郑以孝游定光庵坐志喜亭上以池清龟出曝松暝鹤飞回为韵各赋十首用纪一时之清兴云·其三

亭高焕华扁,依山辟新基。

瓦排脊峨兽,碑立趺蹲龟。

美哉嘉禾颂,允矣甘棠诗。

遗恩久不泯,千载长在兹。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