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重叠巧裁攒,引水流泉夜激湍。
岚锁岩扉清昼瞑,云归松壑翠阴寒。
不因李相门前见,曾向袁生画里看。
老我不堪诗思杳,几回吟倚曲栏干。
青山重叠巧裁攒,引水流泉夜激湍。
岚锁岩扉清昼瞑,云归松壑翠阴寒。
不因李相门前见,曾向袁生画里看。
老我不堪诗思杳,几回吟倚曲栏干。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居图景。开篇“青山重叠巧裁攒,引水流泉夜激湍”两句,以精妙的笔触勾勒出层层叠嶂的青山和曲折有致的小溪,溪水在夜晚更加汹涌澎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
接着,“岚锁岩扉清昼瞑,云归松壑翠阴寒”两句,则是对山中的幽静与天然景致的描绘。这里的“岚锁”和“云归”都生动地表达了山谷中那种被大自然所环抱、云雾缭绕的氛围。
第三句“我不因李相门前见,曾向袁生画里看”透露诗人对山居景象并不仅限于现实中的观察,而是融合了对古人山水田园诗词和书画艺术的理解与欣赏。这里的“李相”和“袁生”,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某些人物,他们或许曾经描绘过类似的景象。
最后,“老我不堪诗思杳,几回吟倚曲栏干”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年岁已高,对于诗歌的思考和创作已经感到力不从心,但仍然时常站在弯曲的栏杆旁边吟诵着自己或他人的诗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居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厚情感和艺术造诣,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超脱尘世、归隐山林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