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楼桑、故居无处。青林留在祠宇。
荒坛社散鸟声□,寂寞汉家箫鼓。春已暮。
君不见、锦城花重惊风雨。刘郎良苦。
尽玉垒青云,锦江秀色,办作一丘土。
西山好,满意龙盘虎踞。登临感怆千古。
当时诸葛成何事,伯仲果谁伊吕。还自语。
缘底事、十年来往燕南路。征鞍且驻。
就老瓦盆边,田翁共饮,携手醉乡去。
问楼桑、故居无处。青林留在祠宇。
荒坛社散鸟声□,寂寞汉家箫鼓。春已暮。
君不见、锦城花重惊风雨。刘郎良苦。
尽玉垒青云,锦江秀色,办作一丘土。
西山好,满意龙盘虎踞。登临感怆千古。
当时诸葛成何事,伯仲果谁伊吕。还自语。
缘底事、十年来往燕南路。征鞍且驻。
就老瓦盆边,田翁共饮,携手醉乡去。
这首元好问的《摸鱼儿·楼桑呼汉昭烈庙》是一首怀古词,通过对楼桑故地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刘备的感慨,表达了词人对世事变迁和英雄命运的深沉思考。
开篇“问楼桑、故居无处”,词人以询问的方式引出对刘备遗迹的追寻,暗示了物是人非的沧桑感。接着,“青林留在祠宇”描绘了祠堂周围的环境,虽有青林环绕,但显得荒凉,反映出祠庙的衰败。“荒坛社散鸟声□,寂寞汉家箫鼓”进一步渲染了凄清的氛围,昔日的祭祀活动如今只剩下鸟鸣,显得格外冷清。
“春已暮”点明时令,春天将逝,与刘备的兴衰相对照。“锦城花重惊风雨”借花落春残,寓言英雄事业如花般易逝,不禁令人感叹。“刘郎良苦”表达了词人对刘备坎坷命运的同情。
下片转向对诸葛亮的评价,“尽玉垒青云,锦江秀色,办作一丘土”感叹英雄们的功业终将化为尘土,只有山川依旧。“西山好,满意龙盘虎踞”赞美了西山的雄壮,但同时也暗示了英雄们逝去后的孤独。“登临感怆千古”直接抒发了词人对历史的感慨。
最后,词人自问“缘底事、十年来往燕南路”,表达了自己为何频繁经过此地,可能是因为对历史的追思,或是对人生无常的反思。“征鞍且驻”表达暂时停留的意思,词人选择在老瓦盆边与田翁共饮,寻求心灵的慰藉,希望能借此忘却世事,携手醉乡而去。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词人通过对楼桑故地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展现了对英雄命运的深深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