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诗偈·其一六三》
《诗偈·其一六三》全文
唐 / 庞蕴   形式: 偈颂

仰手是天堂,覆手是地狱。

地狱与天堂,我心都不属。

化城犹不止,岂况诸天福。

一切都不求,旷然无所得。

(0)
翻译
抬头望去是天堂,低头却成了地狱。
无论是天堂还是地狱,我的心都不属于它们。
即使在化城中轮回不停,更何况那些天上的福祉。
对于一切我都不去追求,空荡荡的什么也未能得到。
注释
仰手:抬头看,比喻理想或美好的境地。
覆手:低头,比喻现实或困难的境地。
化城:佛教术语,指轮回中的暂居之地。
诸天福:天上(佛国)的福报。
旷然:空旷、空寂,形容心境。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庞蕴的作品,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思想。诗中“仰手是天堂,覆手是地狱”两句,巧妙地借用佛家禅宗的语录,表达了一种至高无上的精神状态,即通过内心的修为,可以达到不受外界束缚的地步。

接着“地狱与天堂,我心都不属”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态,不属于世间任何一种境遇。这里的“我心”充满了禅宗中的“无我”思想,显示出诗人对世俗名缰利锁的彻底放下。

第三句“化城犹不止,岂况诸天福”中,“化城”指的是佛教中的幻化净土,意指即使是虚幻的净境也无法满足。这里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世间一切福乐的超越态度。

最后两句“一切都不求,旷然无所得”则是在总结全诗的思想,强调了一种不追求、不执着的心灵状态。在这样的境界中,既没有欲求,也就没有失落之感,达到了心灵的彻底自由。

这首诗通过对天堂与地狱、世间福乐的超越,展现了诗人深邃的禅意和出尘脱俗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庞蕴
朝代:唐

庞蕴(生卒不详) 字道玄,又称庞居士,唐衡阳郡(今湖南省衡阳市)人。禅门居士,被誉称为达摩东来开立禅宗之后“白衣居士第一人”,素有“东土维摩”之称。有关他的公案时见于禅家开示拈提中,以作为行者悟道的重要参考。其传世的偈颂(迄今流传近200首)以模拟佛经偈语的风格,殷殷嘱咐学佛者修行的依归,在唐朝白话诗派中以其重于说理为一特点。至于他和女儿灵照游戏自在的情节,配合其诗偈中全家习禅的描述,不仅成为后代佛门居士向往的模范,也转而成为戏曲宝卷文学着墨的题材。
猜你喜欢

清平乐·春归何处

春归何处。
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
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
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0)

清平乐·黄花当户

黄花当户。
已觉秋容暮。
云梦南州逢笑语。
心在歌边舞处。
使君一笑眉开。
新晴照酒尊来。
且乐尊前见在,休思走马章台。

(0)

清平乐·冰堂酒好

冰堂酒好。
只恨银杯小。
新作金荷工献巧。
图要连台拗倒。
采莲一曲清歌。
争檀催卷金荷。
醉里香飘睡鸭,更惊罗袜凌波。

(0)

清平乐·休推小户

休推小户。
看即风光暮。
萸粉菊英浮碗醑。
报答风光有处。
几回笑口能开。
少年不肯重来。
借问牛山戏马,今为谁姓池台。

(0)

减字木兰花·使君那里

使君那里。
千骑尘中依约是。
拂我眉头。
无处重寻庾信愁。
山云弥漫。
夹道旌旗联复断。
万事茫茫。
分付澄波与烂肠。

(0)

减字木兰花·馀寒争令

余寒争令。
雪共蜡梅相照影。
昨夜东风。
已出耕牛劝岁功。
阴云幂幂。
近觉去天无几尺。
休恨春迟。
桃李梢头次第知。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