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夷齐西山图》
《夷齐西山图》全文
宋 / 郑思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扣马痴心谏不休,既拚一死百无忧。

因何留得首阳在,只说商家不说周。

(0)
鉴赏

这首诗《夷齐西山图》是宋代末年至元初时期的诗人郑思肖所作。诗中通过对伯夷和叔齐两位古代隐士的描绘,表达了对忠诚与坚守的深刻思考。

首句“扣马痴心谏不休”,描绘了伯夷和叔齐在面对商纣王暴政时,以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精神,多次向马前扣马谏言的情景。这里的“扣马”形象地表现了他们不惜一切代价,坚持正义,勇于直言的高尚品质。“痴心”则强调了他们对理想和原则的执着追求,即使面对死亡威胁也不放弃。

第二句“既拚一死百无忧”,进一步展现了两位隐士的决绝态度。他们已经做好了为理想付出生命的准备,因此在面对生死抉择时,内心并无丝毫忧虑。这种大无畏的精神,体现了他们对道德和正义的坚定信仰。

后两句“因何留得首阳在,只说商家不说周”,则是对伯夷和叔齐选择隐居首阳山,拒绝周天子封赏的举动的反思。这里“首阳”象征着他们坚守的道德高地,“商家”指的是商朝,“周”则是后来的周朝。诗人通过这一对比,探讨了在历史变迁中,个人应该如何选择自己的立场和道路。他提出疑问,为何伯夷和叔齐选择了坚守商朝的道德标准,而不是顺应历史潮流,接受周朝的封赏?这反映了诗人对于忠诚与时代变迁之间关系的深思。

整首诗通过描绘伯夷和叔齐的故事,不仅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德和坚定信念,也引发了对于忠诚、坚守与时代变迁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郑思肖以其独特的视角,将历史人物的情感与哲理巧妙融合,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深刻的历史意义和人文价值。

作者介绍
郑思肖

郑思肖
朝代:宋   字:忆翁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生辰:1241~1318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人。原名之因,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佛教词语)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
猜你喜欢

送赵宜之归辛安兼简洛下诸友

悽恻复悽恻,送君汾水侧。

人生欢会少,一别难再得。

昔经劫火然,二鸟奋惊翼。

嗷嗷各何之,同落天西北。

日夕相和鸣,此乐未易极。

狂风忽吹散,一鸟归故国。

翱翱入寥廓,万里期一息。

邓林有馀阴,未肯栖枳棘。

玉山有嘉禾,未肯求粒食。

一鸟独未归,毰毸老无力。

矫首思旧群,潸然泪沾臆。

(0)

径山五峰·其三鹏抟峰

峰势来大鹏,鼓此垂天翼。

培风本无待,适兹造化力。

何须问天池,在在六月息。

(0)

茅舍梅

数椽草屋延清客,竹作疏篱护玉葩。

不是玉堂无分到,且和明月到山家。

(0)

客中闻讣

讣音遗我客床头,话到轮回鬼亦愁。

肉眼未空今古梦,满天霜月晒枯髅。

(0)

庆黄晋卿任江浙儒学提举

忆昨追随到上台,鳌头先夺锦标回。

道人独宝笼鹅帖,天子曾惊倚马才。

礼以二仪宗太极,名因三赋重蓬莱。

只今教雨司吴越,绝胜文翁化蜀来。

(0)

重登第一峰

重登大峰顶,晓色正苍凉。

华构烟霞壮,幽居日月长。

碧云浮洞户,清露沁衣裳。

水浅玄龙跃,林深黑虎藏。

去天疑咫尺,胜地岂寻常。

屏俯金峰画,炉分玉案香。

会仙犹有市,济世得无方。

药圃多春意,丹房耿夜光。何时结茅屋?

稽首礼华阳。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