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赋樊氏园双花》
《赋樊氏园双花》全文
宋 / 李处权   形式: 古风

天地有至和,薰蒸效兹祥。

异哉桃李蹊,葩萼俱作双。

纷纷承朝露,一一含春阳。

飞来两珍禽,文采粲成章。

鸣集芳树间,其音美如簧。

近君白玉堂,奉君黄金觞。

君家伯仲贤,人物伟相望。

衣冠作嘉话,何止跨一乡。

永言棣华好,歌乐殊未央。

我赋角弓诗,封植讵可忘。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fánshìyuánshuānghuā
sòng / chùquán

tiānyǒuzhìxūnzhēngxiàoxiáng

zāitáoèzuòshuāng

fēnfēnchéngcháohánchūnyáng

fēiláiliǎngzhēnqínwéncǎicànchéngzhāng

míngfāngshùjiānyīnměihuáng

jìnjūnbáitángfèngjūnhuángjīnshāng

jūnjiābǎizhòngxiánrénwěixiāngwàng

guānzuòjiāhuàzhǐkuàxiāng

yǒngyánhuáhǎoshūwèiyāng

jiǎogōngshīfēngzhíwàng

注释
天地:宇宙。
至和:极好的和谐。
薰蒸:自然的恩泽。
异哉:真是罕见。
蹊:小径。
承朝露:接受清晨露水。
含春阳:蕴含春日阳光。
珍禽:稀有鸟类。
文采:色彩斑斓。
粲成章:如同诗篇般美丽。
鸣集:聚集鸣叫。
如簧:像琴弦一样悦耳。
白玉堂:纯洁高雅的居所。
黄金觞:贵重的酒杯。
伯仲贤:兄弟才德出众。
人物伟相望:人物风范卓越。
衣冠:声誉与仪表。
嘉话:美好的传说。
棣华:兄弟情谊。
未央:未尽。
角弓诗:以角弓为主题的诗。
封植:种植培养。
翻译
天地间存在着最和谐的气息,万物都效仿这种吉祥的氛围。
奇异啊,桃李树下的小径,花朵和花蕊都成对出现。
繁多的花瓣承受着早晨的露水,每一朵都饱含春天的阳光。
两只珍贵的鸟儿飞来,它们的羽毛光彩照人,如同诗篇。
它们在芳香的树丛中鸣叫,声音美妙得像音乐。
靠近您的洁白殿堂,我们献上金杯中的美酒。
您家族的兄弟们才德出众,人物风范令人景仰。
你们的名声和服饰成为佳话,不止流传于一地。
永远赞美兄弟情深的美好,歌舞庆祝还未结束。
我写下这首关于角弓的诗,怎能忘记种植和培育的情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天地间充满了和谐与吉祥的气息。桃李之花竞相开放,它们或者单独绽放,或者成双出现在枝头上,这些花朵不仅承受着朝露的滋润,也沐浴在春日的阳光中。诗中的“飞来两珍禽”和“文采粲成章”则描写了鸟儿飞来飞去,带来了如同文章般美丽的景色。“鸣集芳树间,其音美如簧”更是将鸟鸣声比喻为美妙的音乐。诗人随后提到“近君白玉堂,奉君黄金觞”,似乎是在描述一处豪华的宫殿或园林,并在这样的环境中向君主敬酒。

接着,“君家伯仲贤,人物伟相望”表达了对主人家族才德兼备和人格高尚的赞扬,而“衣冠作嘉话,何止跨一乡”则指出这样的美好谈资,不仅限于一乡一土。诗尾的“永言棣华好,歌乐殊未央”传达了对这份美好的永恒赞美和欢乐的情感。而最后,“我赋角弓诗,封植讴可忘”,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对于这一切美景的记忆,将如同封存珍宝一般,不会忘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樊氏园中双花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和谐与高雅之美的意境,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主人家族的敬仰之情。

作者介绍

李处权
朝代:宋

(?—1155)宋徐州丰县人,徙江宁溧阳,字巽伯。李淑曾孙。徽宗宣和间,与陈恬、朱敦儒并以诗名。南渡后曾领三衢。卒年七十余。有《崧庵集》。
猜你喜欢

周伯弜明府

昨过扬州日,知君病已侵。

殊非折腰具,竟作断弦吟。

远信逢秋笛,惊哀彻树禽。

有才无命者,从古至于今。

(0)

蒙斋

蒙居养正斋,清景湛灵台。

叠石移山至,开池待月来。

是谁游象外,求我放心回。

庭际风敲竹,分阴满绿苔。

(0)

乌衣园

乌衣园里过,不觉立多时。

旧事人能说,春风燕得知。

倒垂池上柳,斜插酒边旗。

来往城南路,年年长别离。

(0)

选官图

排衔累职甚分明,除罢皆由彩色行。

纵有黄金无好采,也难平白到公卿。

(0)

破琴

幸逃煮鹤烟,枯羸卧乌几。

向来千万音,今在何人耳。

旧谱传不真,零落几张纸。

瓦缶空雷鸣,牙夔唤不起。

(0)

送王敬岩江东都宪·其二

狱情微暧自难明,著意平反或失平。

生死两无纤芥恨,考求须尽察须精。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