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阁惯延宾,公如高适为诗,垂老联吟常不辍;
西园今乏主,我比羊昙哭舅,生存零落总堪伤。
东阁惯延宾,公如高适为诗,垂老联吟常不辍;
西园今乏主,我比羊昙哭舅,生存零落总堪伤。
这首挽诗《挽杨屏山外舅》由清代诗人薛时雨所作,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深切哀思与怀念。诗中运用了典故和对比手法,以“东阁”与“西园”的意象,以及高适与羊昙的故事,来寄托对亡故外舅的情感。
首句“东阁惯延宾”,借用了唐代诗人高适的典故,高适曾多次在东阁宴请宾客,暗示杨屏山生前好客、乐于结交朋友的形象。接着“公如高适为诗”,将杨屏山与高适相提并论,赞美他如同高适一般,不仅才华横溢,且待人真诚。
“垂老联吟常不辍”一句,描绘了杨屏山晚年与他人共同吟诗作对的情景,表现了他的文采飞扬和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即使到了老年也不减热情。
接下来,“西园今乏主”,转而描述杨屏山去世后,昔日的西园失去了主人,暗含物是人非的感慨。最后,“我比羊昙哭舅,生存零落总堪伤”,以晋代名士羊昙在舅父去世后痛哭流涕的典故,表达诗人自己对杨屏山离世的悲痛之情,同时也感叹于人生无常,亲人离散的痛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亡故亲人的深情悼念,以及对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
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