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老僧》
《赠老僧》全文
唐 / 杜荀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众僧尊夏腊,灵岳遍曾登。

度水手中杖,行山溪畔藤。

心空默是印,眉白雪为棱。

自得巡方道,栖禅老未能。

(0)
翻译
众多僧侣尊敬夏日的修行,他们遍游过众多灵秀的山岳。
手持杖杖涉水过河,沿着山间小溪边的藤蔓前行。
心中空明如静默的印记,双眉如白雪般清晰分明。
他们在巡游四方的道路上自在快乐,然而年迈的老禅师还未能归隐禅修。
注释
众僧:指僧侣们。
夏腊:夏季和腊月,僧侣修行的重要时期。
灵岳:灵秀的山岳。
度水:涉水而过。
杖:手杖。
行山:在山中行走。
溪畔:溪流旁边。
心空:内心清净。
默是印:静默如同印记。
巡方:巡游四方。
栖禅:归隐禅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僧的高远修为和超然物外的情操。"众僧尊夏腊,灵岳遍曾登"两句表明老僧受到了其他僧人的尊敬,并且他对灵山有着深刻的领悟与体验。"度水手中杖,行山溪畔藤"形象地展现了老僧过河时手持禅杖,走在山间小路旁依靠藤蔓前进的情景,透露出他不畏艰险、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

"心空默是印,眉白雪为棱"则是对老僧内心世界的描绘,表明他的心灵如同虚空一般宁静无为,而那皑皑白发犹如刀棱般锋利,象征着他智慧的锐利与精神的坚定。"自得巡方道,栖禅老未能"则展示了老僧对禅法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体验,他在修行的道路上已经达到了心如止水的境界,而他选择的静坐冥思,则是超越了常人的认知范畴。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景象描写和深邃的禅理思考,展现了一位老僧的高尚品格与精神追求,是对他的赞美之作。

作者介绍
杜荀鹤

杜荀鹤
朝代:唐   字:彦之   号:九华山人   籍贯: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   生辰:846~904

杜荀鹤(约846—约906),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省石台县)人。他出身寒微,中年始中进士,仍未授官,乃返乡闲居。曾以诗颂朱温,后朱温取唐建梁,任以翰林学士,知制诰,故入《梁书》(按应作《五代史记》;《梁书》主要记述了南朝萧齐末年的政治和萧梁皇朝(502—557年)五十余年的史事。)。
猜你喜欢

赠夏医士

灌阳有佳士,迥与凡俗异。

择术非自谋,存心在济利。

袖携长生诀,日启轩岐秘。

表里察阴阳,刀圭起痼滞。

采苓岷山颠,洗术灌水澨。

生理不妄营,存耕有馀地。

橘井秋香清,杏林春色媚。

往轨倘可逐,高风愿君继。

(0)

夜坐书怀简仲美

弱龄志问学,屏虑息众营。

道远力驽下,潦倒终无成。

摛辞希往哲,谈经对诸生。

谷空灵籁应,候至悲虫鸣。

感物成内省,俯仰惭愧并。

故人适远至,使我怀抱倾。

薰风起脩竹,微雨洒疏棂。

悠然领斯趣,新暑随时清。

步屧颓檐下,笑谈到深更。

岂徒今夕乐,庶得千古情。

(0)

会稽童谣

城上乌鸣哺父母。府中诸吏皆孝友。

(0)

《西湖杂感》二十首·其五

宰树丰碑一水湄,金牌终古事参差。

攒宫麦饭无寒食,赐庙椒浆有岁时。

歌舞梦华前代恨,英雄复汉后人思。

青城反复如偿博,只恨幽兰一烬迟。

(0)

石鼓诗十首·其九吾水篇

?水既净。?导既平。?□既止。嘉尌则里。天子永宁。

日隹丙申。昱昱□□。?其□导。□马既陈。敖□康康。

□驾□□。左骖□□。右□??。□□□□。母不□□。

四翰??。□□公谓大□。金及如□□。害不余□。

(0)

都城

天象分明散晓霞,故令骑马入京华。

云开阊阖三千丈,雾暗楼台百万家。

寒尽宫花初著蕊,春深官柳已藏鸦。

太平气象今如此,始信皇图福未涯。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