睛。听过谯楼二鼓声。云迟散,月缺—边明。
-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陈祖绶所作的《十六字令》。诗中描绘了一幅夜晚景象,诗人通过"睛"和"谯楼二鼓声",暗示了时间已过深夜。"云迟散"形象地写出夜色中的云层慢慢消散,而"月缺一边明"则描绘了月亮不完整的明亮,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孤寂的氛围。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练的文字,勾勒出夜晚特有的韵味,富有画面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
睛。听过谯楼二鼓声。云迟散,月缺—边明。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陈祖绶所作的《十六字令》。诗中描绘了一幅夜晚景象,诗人通过"睛"和"谯楼二鼓声",暗示了时间已过深夜。"云迟散"形象地写出夜色中的云层慢慢消散,而"月缺一边明"则描绘了月亮不完整的明亮,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孤寂的氛围。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练的文字,勾勒出夜晚特有的韵味,富有画面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