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山都指点,绝景更搜寻。
敢道无佳似,终须遇赏音。
青精浇白水,短发付长吟。
红紫看无了,莺声又绿阴。
是山都指点,绝景更搜寻。
敢道无佳似,终须遇赏音。
青精浇白水,短发付长吟。
红紫看无了,莺声又绿阴。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深入山中,探索绝美景色的过程。诗中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对艺术欣赏的渴望。
首句“是山都指点”,开篇即点明了诗人对山的喜爱与关注,他一一指点了所见的每一座山峰,流露出对自然风光的细致观察与欣赏。接着,“绝景更搜寻”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不断追求与探索精神,他不满足于已见之景,而是继续寻找更加壮丽的景色。
“敢道无佳似,终须遇赏音”两句,展现了诗人对美的执着追求以及对知音的期待。他不敢断言世间再无比眼前更佳之景,却坚信总有一天会遇到能够理解并欣赏这份美的知音。这种对美的追求与对共鸣的渴望,体现了诗人深邃的艺术情怀。
“青精浇白水,短发付长吟”描绘了诗人沉浸在自然美景中的情景。他或许在山间小溪边,以青石为笔,以白水为墨,挥洒出心中的感慨;或许在山巅,面对着苍茫天地,以短发为誓,长吟出对自然的敬畏与赞美。这两句通过生动的细节,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心灵相通的状态。
最后,“红紫看无了,莺声又绿阴”收尾,以春日的景象作为背景,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与宁静。红花紫草虽美,但诗人似乎已不再为它们所吸引,他的目光转向了远处,听到了莺啼声声,感受着绿荫下的清凉与生机。这不仅是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更是诗人内心世界与外界自然和谐交融的写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川之美、自然之趣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对艺术的热爱以及与自然界的深刻共鸣,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与艺术魅力的作品。
骋驾向名都,纵观极西京。
煌煌九衢里,列第起朱甍。
虹梁驾层汉,翚阁临紫清。
高槐荫金沟,弱柳垂雕楹。
前扬许史镳,后曳金张旌。
燕姬抚瑶瑟,赵女弹鸣筝。
欢娱岂终极,为乐拟千龄。
清川去悠悠,白日光易倾。
金谷叹绿珠,上蔡悲苍鹰。
繁华会当歇,大运有亏盈。
勿嗤黔娄室,寂寞掩柴荆。
我在黄门夜燕归,径驱健马疾若飞。
马蹄翻空身堕地,岂独尘土沾人衣。
徒行却叩黄门宅,主翁醉睡惊倒屐。
东轩大床许借我,筋骨屈强眠不得。
二郎拥臂下中庭,左曳右挈蹒跚行。
西邻乞药走僮仆,东家贳酒来瓶罂。
大郎慰问不停口,以手熨抑重复轻。
黄门对床卧答语,独夜沈沈何限情。
黄门朝回我起坐,南屏潘郎跨驴过。
西台骢马随东曹,复有同官两寮佐。
周郎哭子涕未乾,闻疾赴予如拯堕。
群嗟众唁增我忧,独喜南屏向予贺。
忆当堕马城东阿,前有深渠后坡陁。
置身隙地不盈丈,或有神鬼相撝诃。
兹行未必不为福,对酒尽醉且复歌。
诗成臂病不能写,黄门健笔如操戈。
庭空客散日在户,夜踏肩舆代徐步。
道逢东曹送我归,举袂却之犹返顾。
入门强作欢笑声,实恐衰颜惊老父。
闭门稳卧病经月,幸是闲官寡书簿。
高吟朗讽犹舌存,欹坐看书书屡误。
故人入坐时起迎,拄杖徐行转愁仆。
黄门父子时过问,爱我情多岂予助。
平生骨肉欣戚同,世上悠悠几行路。
宦途夷险似有数,堕马为君今两度。
作诗病起谢黄门,各保千金向迟暮。
《坠马后柬萧文明给事长句并呈同游诸君子》【明·李东阳】我在黄门夜燕归,径驱健马疾若飞。马蹄翻空身堕地,岂独尘土沾人衣。徒行却叩黄门宅,主翁醉睡惊倒屐。东轩大床许借我,筋骨屈强眠不得。二郎拥臂下中庭,左曳右挈蹒跚行。西邻乞药走僮仆,东家贳酒来瓶罂。大郎慰问不停口,以手熨抑重复轻。黄门对床卧答语,独夜沈沈何限情。黄门朝回我起坐,南屏潘郎跨驴过。西台骢马随东曹,复有同官两寮佐。周郎哭子涕未乾,闻疾赴予如拯堕。群嗟众唁增我忧,独喜南屏向予贺。忆当堕马城东阿,前有深渠后坡陁。置身隙地不盈丈,或有神鬼相撝诃。兹行未必不为福,对酒尽醉且复歌。诗成臂病不能写,黄门健笔如操戈。庭空客散日在户,夜踏肩舆代徐步。道逢东曹送我归,举袂却之犹返顾。入门强作欢笑声,实恐衰颜惊老父。闭门稳卧病经月,幸是闲官寡书簿。高吟朗讽犹舌存,欹坐看书书屡误。故人入坐时起迎,拄杖徐行转愁仆。黄门父子时过问,爱我情多岂予助。平生骨肉欣戚同,世上悠悠几行路。宦途夷险似有数,堕马为君今两度。作诗病起谢黄门,各保千金向迟暮。
https://shici.929r.com/shici/GMpYv.html
端礼门,金石刻,丞相手书奸党籍。
长安役者安石工,不识人贤愚,但识司马公。
卑疏不敢预国事,幸免刻名为后累。
匹夫愤泣天为悲,黄门夜半来毁碑。
碑可毁,亦可建。盖棺事,久乃见。
不见奸党碑,但见奸臣传。
母告儿:"饥不得汝食,寒不得汝衣,汝身荣盛吾何为?
"儿告母:"寒不见母寒,暑不见母暑,死若有知应得睹。
"齐使还,周兵起。天遣来,来送死,洛阳不死长安死。
殿前一杀数十人,母身在否无儿存,丁宁莫遣齐师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