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集英殿赐百官宴以雨放》
《集英殿赐百官宴以雨放》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春来无点雨,三月始闻雷。

晓殿鸣檐急,群公罢食回。

燕迎风翅健,马踏雾泥开。

晚觉微阳透,飞光上绿槐。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īng殿diànbǎiguānyànfàng
sòng / méiyáochén

chūnláidiǎnsānyuèshǐwénléi

xiǎo殿diànmíngyánqúngōngshíhuí

yànyíngfēngchìjiànkāi

wǎnjuéwēiyángtòufēiguāngshàng绿huái

注释
春来:春天来临。
无点雨:没有一点雨。
三月:三月。
始闻雷:开始听到雷声。
晓殿:清晨的宫殿。
鸣檐急:檐角急促的铃声。
群公:众官员。
罢食回:结束用餐返回。
燕迎风:燕子迎风。
健:矫健。
马踏雾:马蹄踏过雾。
泥开:泥地留下痕迹。
晚觉:傍晚感觉到。
微阳:微弱的阳光。
透:穿透。
飞光:洒落的光芒。
绿槐:绿色的槐树。
翻译
春天来临却未降点滴雨露,直到三月才听到雷声响起。
清晨的宫殿檐角响起了急促的铃声,官员们结束了用餐返回岗位。
燕子迎着风振翅飞翔,显得格外矫健,马蹄踏过晨雾中的泥地,留下痕迹。
傍晚时分,微弱的阳光穿透云层,洒在绿色的槐树上。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集英殿赐百官宴以雨放》,描绘了春天早来的景象。首句“春来无点雨”简洁地写出春季的到来,但雨水并未如常伴随,显得清新异常。接下来的“三月始闻雷”则通过雷声的出现,暗示了春天的气息渐浓。

诗中描写皇帝在早晨在集英殿上赐宴百官,雷声在檐下急促作响,暗示了仪式的庄重和时令的转换。“群公罢食回”描绘了官员们在宴会后返回的场景,雷声与他们的活动相映成趣。

“燕迎风翅健,马踏雾泥开”两句通过燕子在风中振翅飞翔和马蹄踏破晨雾的细节,展现了生机勃勃的春景。最后,“晚觉微阳透,飞光上绿槐”描绘了傍晚时分,阳光穿透云层,洒在翠绿的槐树上,给人以温暖明亮的感觉。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以及宫廷生活的片段,寓含着对自然和皇恩的赞美。梅尧臣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题张来仪画赠张伯醇

风起涧声乱,景寒云气深。

山人归卧晚,诗意满秋林。

(0)

期陈则不至闻宿清隐兰若

幽禽雨中响,门掩春塘绿。

思君暮不来,应伴山僧宿。

(0)

端午席上咏美人彩索钗符二首·其二

灵篆贮纱囊,熏风绿鬓傍。

从今能镇胆,不怯睡空房。

(0)

怀陈寅山人时居西山昭明寺

闻看西涧月,秋阁与僧开。

正是相思夜,钟声君处来。

(0)

过胡博士郊居胡善筮

头白兰陵客,幽居共一村。

老来吟力退,贫去告身存。

夕吹鸣梨叶,秋泉注稻根。

时因来问筮,独叩树间门。

(0)

东归至枫桥

故人当日送登畿,此地停舟醉落晖。

惭愧临河旧攀柳,尚留青眼看人归。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