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洄溯越江滨,每愧羊裘老富春。
归隐尚能联比长,出游复肯祭行神。
枯肠近饱三爻梦,宿齿宜肩四豆人。
能顾寒斋共芳茗,蠹编时为拂蛛尘。
半年洄溯越江滨,每愧羊裘老富春。
归隐尚能联比长,出游复肯祭行神。
枯肠近饱三爻梦,宿齿宜肩四豆人。
能顾寒斋共芳茗,蠹编时为拂蛛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归隐山林的生活情景和心境。诗人在自然中找到了宁静与满足,半年来不再过问世事,只是偶尔出游时才会祭拜祖先的神灵。诗中的“每愧羊裘老富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追求物质财富的羞愧之情,而现在则是“归隐尚能联比长”,意味着即使在隐居生活中,诗人的精神世界仍旧丰富而广阔。
接下来的“枯肠近饱三爻梦”和“宿齿宜肩四豆人”则是对简朴生活的描写,其中“枯肠”指的是干涸的肠胃,表明诗人的饮食简单到极点;“宿齿”则是牙齿里夹带着食物的残渣,这种生动形象展示了诗人对待生活的态度。最后两句“能顾寒斋共芳茗,蠹编时为拂蛛尘”,表达了诗人在清贫中仍然能够享受自然之美,并且保持心灵的纯洁。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过去、物质与精神的对照,展现了诗人对于简朴生活的珍视,以及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宁静。
恩綍煌煌下紫宸,滥竽何幸及儒臣。
回瞻东阁星辰迥,遥接南宫雨露新。
自信官阶叨此地,敢忘家学继前人。
非才每庆遭逢久,犹是龙飞第一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