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王生归蜀》
《送王生归蜀》全文
明 / 唐顺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明经夕不贱,嗟子倦游归。

只解攀鳞易,何言献壁非。

路难装欲尽,客久鬓将稀。

狗监谁相荐,成都一布衣。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唐顺之所作的《送王生归蜀》。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王生即将离开京城,返回故乡四川的惜别之情。

首联“明经夕不贱,嗟子倦游归”,以“明经”暗指王生的才华和身份,感叹他经过长时间的游历后,终于疲惫地归来。这里既有对友人长途跋涉的同情,也隐含着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与厌倦。

颔联“只解攀鳞易,何言献璧非”,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王生比作想要攀附高枝的鱼,暗示他在官场中的努力与追求;同时,又以献璧(古代贵族进献给君主的珍贵礼物)来反衬,表达对王生才华未能得到充分施展的惋惜。

颈联“路难装欲尽,客久鬓将稀”,描绘了王生归途中的艰辛与时间的流逝。路途遥远而艰难,时间的推移使得他的头发逐渐稀疏,形象地表现了离别后的沧桑感。

尾联“狗监谁相荐,成都一布衣”,表达了对王生未来命运的担忧。在古代,狗监是负责向君主推荐人才的官员,这里借以询问是否有谁能为王生推荐,希望他能在故乡成都找到更好的发展机会,避免沦为普通的平民。这一句既是对友人的关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人才流动和晋升路径的复杂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对友人归乡的不舍与对人生际遇的感慨,体现了唐代文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唐顺之

唐顺之
朝代:明   号:荆川   籍贯:武进(今属江苏常州)   生辰:公元1507~1560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猜你喜欢

金滩跃鲤

百尺寒潭傍钓矶,滩边双鲤弄晴晖。

龙门三月烟波阔,取次桃花浪里飞。

(0)

在惠州赠提督

拍天江水浸鹅城,百尺浮桥半驻兵。

花落野塘添马饮,月斜村巷失鸡鸣。

争看白面喧帘幕,竞买红绡入柳营。

门外鼓鼙今正急,将军何事玉箫声。

(0)

遣怀

倚杖江头江且清,蓼红沙白两明明。

栖心静后知潮长,酤酒醒来闻客声。

半世升沉还似水,十年踪迹各如萍。

何时得遂浮家计,风雨如蓑过此生。

(0)

元夕坐西山草堂旧感

雨晴荒院有春灯,照入西山路几层。

屋暖渐低鸡树月,石寒犹响马蹄冰。

新愁绿酒酣千日,往事红灰化五陵。

不用更歌金管曲,十年王谢半为僧。

(0)

登中峰塔

凭高竟日对斜曛,一片乡心在白云。

绕寺磬从天际入,向城帆到水中分。

窗开山色层层见,地抱江声处处闻。

便欲忘忧共杯酒,不堪明发更离群。

(0)

燕子楼

雕阑露掩银河杳,漠漠巫云隔重峤。

回身背烛拥孤帏,怨雁哀虫夜相吊。

花落寒淮水乱流,越罗衫薄不胜秋。

宝枕香残玉钗折,梦魂先向九京游。

尚书高冢杳何许,闻道白杨堪作柱。

欲将瑶瑟奏孤鸾,有怨难通洛阳土。

妾自有心难具陈,绿珠非爱坠楼身。

牡丹春后看何似,多谢题诗白舍人。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