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杖江头江且清,蓼红沙白两明明。
栖心静后知潮长,酤酒醒来闻客声。
半世升沉还似水,十年踪迹各如萍。
何时得遂浮家计,风雨如蓑过此生。
倚杖江头江且清,蓼红沙白两明明。
栖心静后知潮长,酤酒醒来闻客声。
半世升沉还似水,十年踪迹各如萍。
何时得遂浮家计,风雨如蓑过此生。
这首诗《遣怀》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何巩道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倚杖江边,面对清澈江水,红蓼与白沙映衬出的宁静画面,营造了一种超脱世俗、内心平静的氛围。
首联“倚杖江头江且清,蓼红沙白两明明”,以“倚杖”开篇,点明了诗人的姿态,同时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孤独和思考。江水清澈,红蓼与白沙对比鲜明,色彩明亮,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象。
颔联“栖心静后知潮长,酤酒醒来闻客声”,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在静心之后,诗人感受到了潮水的涨落,这不仅是自然现象的描述,也象征着人生的起伏变化。醉酒醒来,听到远处的客人之声,既是对外界的感知,也是对生活琐事的体悟。
颈联“半世升沉还似水,十年踪迹各如萍”,将个人的经历比作流水和浮萍,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半生的起起落落仿佛水流,十年间的行踪如同随波逐流的浮萍,充满了无奈与感慨。
尾联“何时得遂浮家计,风雨如蓑过此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希望有一天能够像渔夫一样,披蓑衣,顶风冒雨,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这种愿望蕴含了对现实束缚的不满,以及对自然、自由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自我反思,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麦浪翻晴,柳烟吹暮,可怜时候新暖。
攀来暗绿嫌深,折去残红怨浅。
东风著意,为留得、几丝香软。
笑双双、掠水衔泥,辛苦旧巢归燕。
费多少、斜阳送眼,容易得、远山迎面。
肯将佩冷江皋,博个宴酣花苑。
梦阑酒醒,早减却、春痕一线。
问五湖、他日扁舟,可似苎萝相见。
钿车初下,见佩声才杳,香尘犹绿。
翡翠帘深稳护住,十二屏风曲曲。
金缕裙襦,水仙薰透,春暖香盈斛。
争筹打马,红窗听赛卢犊。
谁信霜冷篱门,蕉黄空似纸,有愁难录。
认是桃源迷去路,冷隔千溪寒玉。
想像云然,非烟能拟,秀夺三秋菊。
重来觅晤,臣当三薰三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