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海会寺·其一》
《宿海会寺·其一》全文
金 / 李俊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佛堂光未放,桑下唤难回。

是处皆堪歇,何山不可开。

泉因龙吐出,经自兔衔来。

径向黄沙过,寻僧问劫灰。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宿海会寺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禅意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首联“佛堂光未放,桑下唤难回”,以佛堂未亮的光线和在桑树下呼唤却难以回应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神秘的氛围。佛堂的光未放,象征着内心的光明尚未完全开启;而桑下呼唤的困难,则暗示了外界的干扰与内心的宁静之间的冲突。

颔联“是处皆堪歇,何山不可开”,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解脱的向往。无论是何处,都可作为心灵的栖息之所;任何山峰,都可能成为心灵探索与超越的起点。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精神自由的追求,以及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欲。

颈联“泉因龙吐出,经自兔衔来”,运用了生动的自然现象来比喻佛法的来源与传播。泉水因龙之口而出,象征着佛法如同神迹般不可思议;经文由兔子衔来,寓意佛法的传播如同自然界的奇迹,不受限制,无远弗届。这两句诗巧妙地将自然与佛法联系起来,展现了佛法的神秘与广泛影响力。

尾联“径向黄沙过,寻僧问劫灰”,描绘了一幅穿越黄沙,寻找僧侣询问历史遗迹的画面。这里的“黄沙”可以象征历史的尘埃,“劫灰”则指战争或灾难留下的痕迹。诗人通过这一场景,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与思考,以及对智慧与真理的渴望。同时,这也暗示了在艰难困苦中寻求心灵慰藉与智慧指导的主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内心平静、精神自由以及历史与智慧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李俊民

李俊民
朝代:金   籍贯:自号鹤鸣老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猜你喜欢

同张幼于潘象安集李临淮即席作二首·其一

斗酒平原话各天,深杯犹似梦中传。

青油独坐元戎幕,皂帽群趋上客筵。

五夜歌声桃叶底,十年容鬓菊花前。

抽毫忍和飞龙曲,月瞑长干是去船。

(0)

夏日郭方伯沈侍御李祠部金大参招集祐圣道馆四首·其三

飘零华发塞门回,结社钱塘辟草莱。

江左才情饶陆谢,梁园宾客擅邹枚。

含杯象纬中天出,握麈虹霓大泽来。

好为湖山留胜事,抽毫同上越王台。

(0)

寄丁元父·其二

夙昔登坛客,于今出塞雄。

拥旄摧太白,横槊贯长虹。

文武周卿亚,诗书晋帅同。

辕门环甲胄,记室聚章缝。

斧钺军容盛,楼船将令崇。

投鞭萦渤澥,砺剑拂崆峒。

鸭净辽江绿,狼销碣石红。

天高鲸观峙,塞绝雁门通。

券议新颁铁,标模旧建铜。

平阳勋七十,第一让元功。

(0)

送沈明府之江右

五马昼飞扬,双龙照夜光。

公庭高岳底,官廨大湖傍。

旧宴虚平乐,新恩出建章。

为知良吏传,藉藉赞龚黄。

(0)

南归仓卒宋忠父邀饯斋头不及赴寄别四章·其四

赋颂元推楚,才华夙擅唐。

九歌传正则,十字叩宾王。

酿秫开霞馆,烹茶搆雪房。

东篱携手别,梦寐菊花黄。

(0)

赠管茂才坤

管子南州杰,飘然此地逢。

风尘随燕雀,云雾隐蛟龙。

堂上湘妃曲,溪头越女容。

一尊何日对,相傍采芙蓉。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