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得中节,今宵秋又中。
由来金气王,向尽月华充。
玩与多方共,清非别夜同。
明皇如未死,依旧惑蟾宫。
八月得中节,今宵秋又中。
由来金气王,向尽月华充。
玩与多方共,清非别夜同。
明皇如未死,依旧惑蟾宫。
这首诗名为《十五夜》,是宋代诗人韦骧所作。诗中描绘了中秋之夜的景象,以月亮为中心,抒发了对月色之美的欣赏和对历史人物的遐想。
首句“八月得中节,今宵秋又中”点明了时间背景,即在八月的中旬,也就是中秋节的夜晚,秋意正浓。接着,“由来金气王,向尽月华充”两句,运用象征手法,将月亮比作王者,其光芒充盈整个天空,展现出月光的辉煌与尊贵。
“玩与多方共,清非别夜同”则表达了诗人对中秋之夜的独特感受,认为这夜的清辉与平时不同,与众人共享这份美好。最后,“明皇如未死,依旧惑蟾宫”一句,借用了唐代皇帝唐玄宗的故事,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永恒不变的向往,同时也暗含着对历史人物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中秋之夜的美丽景色,以及诗人对这一时刻的深刻情感体验,既有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有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体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厚的情感表达能力。
仕者必期通,隐者必期高。
麋鹿或可群,肉食安可饕。
圣人履中正,白首济川舠。
悠悠荷篑者,果识圣心劳。
浮云驰白日,黍稷生蓬蒿。
饭蔬食饮水,曲肱谢游遨。
汶上去不顾,陋巷贫绝交。
徒闻武城宰,割鸡以牛刀。
古人弃糟粕,糟粕非真传。
眇哉一勺水,积累成大川。
亦有非积累,源泉自涓涓。
至无有至动,至近至神焉。
发用兹不穷,缄藏极渊泉。
吾能握其机,何必窥陈编。
学患不用心,用心滋牵缠。
本虚形乃实,立本贵自然。
戒慎与恐惧,斯言未云偏。
后儒不省事,差失毫釐间。
寄语了心人,素琴本无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