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程朱之学·其三》
《程朱之学·其三》全文
宋 / 陈普   形式: 古风

杨氏枯不生,墨者散无纪。

申韩明不仁,黄老信非礼。

岂难定邪正,未足容臧否。

世有颜孟徒,一鼓俘其垒。

独惟一妖鸟,来自昆崙趾。

其高出天地,其毒踰蛇豕。

名公不能辨,韩愈亦窃喜。

高士溺其深,愚夫乐其鄙。

精散不知收,魂飘不能止。

五典潜扫除,三纲悉沦委。

遂令四海人,没溺怀襄水。

绝非是似圣,大病在近理。

仁哉天地心,特出程朱子。

(0)
翻译
杨朱之学衰落不再生,墨家思想零散无章法。
申韩主张严酷不讲仁义,黄老之道看似不合礼仪。
分辨善恶并非难事,但评价却难以全面公正。
世间仍有颜回和孟子那样的人,一呼即能攻破敌人的阵营。
唯有一只怪异的鸟,源自昆仑山脚下。
它高飞于天地之间,毒性比蛇猪更甚。
即使是名流也无法辨别,连韩愈也暗自欣喜。
高尚之人沉溺于它的深度,愚夫却乐于其浅陋。
精神分散无法收敛,灵魂飘荡无法停息。
五常伦理被悄悄废除,三纲秩序全部崩溃。
于是天下人民陷入混乱,如同淹没在怀襄水之中。
这并非真正的圣人之道,问题在于过于接近世俗道理。
天地之心是仁慈的,唯有程朱理学能体现这种仁爱。
注释
杨氏:指杨朱的学派。
墨者:墨家。
申韩:申不害、韩非子,法家代表人物。
黄老:黄帝和老子的道家思想。
邪正:善恶。
臧否:评价。
颜孟徒:像颜回和孟子那样的人。
垒:阵营。
妖鸟:比喻异端思想。
昆崙趾:昆仑山脚下。
毒踰蛇豕:毒性超过蛇猪。
名公:有名望的人。
韩愈:唐代文学家。
高士:高尚之人。
愚夫:愚昧之人。
精散:精神分散。
魂飘:灵魂飘荡。
五典:五常伦理。
三纲:封建社会的伦理纲常。
怀襄水:比喻混乱的社会状态。
近理:过于贴近世俗的道理。
程朱子:程颐、朱熹,理学代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普的《程朱之学(其三)》,通过对杨氏、墨家、申韩、黄老等思想流派的批判,指出它们的局限和问题。诗中提到的"妖鸟"象征着某种错误或偏离正道的思想,它源自昆仑,高度超越常规,却带来极大的危害。诗人批评了名公对它的盲目认同,以及高士和愚夫对其的沉溺与鄙视,导致五常伦理和三纲秩序被破坏,社会陷入混乱。最后,诗人推崇程朱理学,认为它是天地之心,能纠正时弊,强调了儒家伦理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重要性。整首诗寓言深刻,批判犀利,体现了作者对于学术流变和社会道德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陈普

陈普
朝代:宋

陈普(公元一二四四年至一三一五年)生于宋理宗淳祐四年,卒于元仁宗延祐二年,年七十二岁。居石堂山。入元,隐居教授,从学者数百人。三辟为本省教授,不起。当聘主云庄书院。晚居莆中,造就益众。普著述有石堂遗稿四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猜你喜欢

送化主造大目溪桥

擘开太华手,生铁铸就汉。

拈起白玉虹,跨著溪两岸。

东西南北人,步步无间断。

直造大歇堂,一生事成办。

(0)

端友以桂浆两樽见惠赋诗六首·其二

秋水无声泻玉觥,镜奁初启净无尘。

未将滋味誇殊胜,已觉风神最恼人。

(0)

句·其六

老大多材,十年坚坐。

(0)

谢赵士原送酒·其二

早来取酒瓶已空,对盏不复能从容。

出门更值督邮苦,住鬲犹憎琥珀浓。

(0)

次韵彦智夜归三首·其三

扁舟连夜发,归兴急如箭。

丧乱男女悲,一息万虑遍。

人生岂匏系,事业有豹变。

圣主纂洪业,庙堂用伊旦。

拔茅到公等,王道何其灿。

(0)

次韵和渊明饮酒诗二十首·其六

异论相矛盾,儒墨竟谁是。

仲尼虽大圣,宁免叔孙毁。

得酒当痛饮,忘形相汝尔。

采芝白云中,愿学园与绮。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