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露沾衣香润。花飞春尽。
早知明月尚多情,悔未傍、雕阑近。过却东风芳讯。
锦书难问。十年一梦便能醒,已不是、青青鬓。
清露沾衣香润。花飞春尽。
早知明月尚多情,悔未傍、雕阑近。过却东风芳讯。
锦书难问。十年一梦便能醒,已不是、青青鬓。
这首《一落索》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的景象与情感的流转。开篇“清露沾衣香润”,以露珠轻触衣裳、散发香气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清新而略带哀愁的氛围。接着,“花飞春尽”一句,点明了季节的更迭,春光即将消逝,花儿随风飘散,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美好事物的短暂。
“早知明月尚多情,悔未傍、雕阑近。”这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将月亮赋予情感,表达了一种对过去时光的追忆与不舍。诗人后悔没有更靠近那雕栏,与明月亲近,暗含了对失去机会的遗憾。
“过却东风芳讯。锦书难问。”东风已过,春天的信息也随之远去,表达了对美好时光不再的感慨。同时,也借“锦书难问”这一典故,表达了通信不便或情感难以传达的无奈。
最后,“十年一梦便能醒,已不是、青青鬓。”十年的时光仿佛一场梦,梦醒后发现容颜已老,青春不再。这不仅是对个人岁月流逝的感叹,也隐含了对人生无常、珍惜当下的哲思。
整体而言,《一落索》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遗憾。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
丛幽一笑东篱晓,霜华又随香冷。
晕色黄娇,低枝翠婉,来趁登高佳景。谁偏管领。
是彭泽归来,未荒三径。
最惬清觞,道家标致自风韵。
南山依旧翠倚,采花无限思,西风吹醒。
万蕊金寒,三秋梦好,曾记餐英清咏。斓斑泪沁。
怕节去蜂愁,雨荒烟暝。明日重阳,为谁簪短鬓。
乱石排天倚岚壁,苔痕不犯松乔迹。
上通群帝集台斗,下凿十洲通碣石。
树呼清风杂今古,山遗宿润从开辟。
丹翁曾同玉女醉,樵者亦见仙人弈。
云飞磴道晴掩冉,露湿衣裳香滴沥。
洞中灵君来不来,鹤归冲落桃花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