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中桂子飘岩幽,长成一树三千秋。
秋风吹开枝上花,花所及处清香浮。
月公本是管公裔,道誉之香塞天地。
金粟如来梦幻身,不须更受菩提记。
月中桂子飘岩幽,长成一树三千秋。
秋风吹开枝上花,花所及处清香浮。
月公本是管公裔,道誉之香塞天地。
金粟如来梦幻身,不须更受菩提记。
此诗《桂岩赠日本净居月长老》由元末明初的梵琦所作,以桂花为题,借物抒情,寓意深远。
首句“月中桂子飘岩幽”,描绘了月桂的神秘与高洁,仿佛从月宫中飘落的桂花,隐秘而幽静。次句“长成一树三千秋”,赞美桂花树历经千年仍生机勃勃,象征着长老的智慧与德行历久弥新。接着,“秋风吹开枝上花,花所及处清香浮”两句,通过秋风与桂花的互动,展现了桂花的香气随风飘散,弥漫四方,不仅渲染了桂花的美丽,也寓意着长老的教诲与美德如同清风般深入人心。
“月公本是管公裔,道誉之香塞天地”两句,将月桂与月神联系起来,暗示长老如同月神一般,其道德声誉充盈天地,影响深远。最后,“金粟如来梦幻身,不须更受菩提记”则以佛教的金粟如来为喻,表达了长老虽已成就,但依然谦逊,无需再受菩提之记,体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高尚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桂花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长老品德与智慧的赞美,以及对其超凡脱俗精神境界的颂扬,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示了梵琦作为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
画师我识吴兴胡,身长八尺苍髯须。
目光至老炯不枯,藻绘万象穷锱铢。
大儿十岁能操觚,小儿五岁能含朱。
得钱但供酒家需,时复纵博为欢娱。
魏公家藏《摘瓜图》,妙笔奚翅千明珠。
胡一见之神顿苏,以指画肚潜临摹。
落笔便与前人俱,祝融撑空阁道孤。
朝云暮雨相萦纡,中天碧瓦仙人庐。
下有桃源风景殊,鸡犬似是先秦余。
浔阳野客山泽臞,自从丧乱遭穷途。
幸逢治世容微躯,尧舜亦有巢由徒。
已办小艇长须奴,便欲往从渔父渔,江湖此境何地无。
南枝有高士,乃在延陵东。
清时不肯仕,灭迹云林中。
拂石坐萝月,弦琴写松风。
焚香诵黄庭,望云送归鸿。
门车常自满,尊酒无时空。
乘兴画沧洲,古人未为工。
干戈攘末路,白首随飞蓬。
名山乖始愿,羁游无所终。
赖有车武子,能哀阮籍穷。
倾壶醉陶令,辟堂延盖公。
流俗轻高贤,贫贱困豪雄。
孤凤混鸡群,野鹤摧樊笼。
岂乏梁鸿徒,不闻皋伯通。
吾将传遗逸,清芬千载同。
整棹泛澄湖,春物畅我怀。
前登何山岭,短策穷萦回。
晋代有高人,结屋临涧隈。
至今读书地,石磴不生苔。
幽踪去已久,遗构安在哉。
山僧依胜迹,下结莲花台。
乱来各飘荡,龙象亦倾颓。
乃知兴坏理,道俗俱可哀。
清风动岩壑,松声四山来。
只疑斯人存,遗韵尚徘徊。
我欲招其魂,举目但蒿莱。
临觞聊一酹,惆怅愧高才。
右军怀逸民,向平悟《易》卦。
如何不决去,皆云待婚嫁。
区区儿女情,达士何足挂。
我今履其境,此语叵深讶。
嗟予丧乡土,旧业废耕稼。
连蹇五九年,玄发忽已化。
一女首甫笄,两男肩相亚。
依依向父情,款款接言话。
素怀归衡庐,顾此岂遑暇。
寒鸡翼其雏,鸤鸠均上下。
物性犹有然,人情谅难舍。
何当携幼稚,尽室腾远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