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池游已倦,更指虎溪东。
竹密安禅榻,林深隐梵宫。
衣珠非外得,绮藻问谁工。
会得无生法,孤云湛碧空。
剑池游已倦,更指虎溪东。
竹密安禅榻,林深隐梵宫。
衣珠非外得,绮藻问谁工。
会得无生法,孤云湛碧空。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虎丘普福寺的所见所感,充满了禅意与自然之美。首句“剑池游已倦,更指虎溪东”透露出诗人从一处游览地来到另一处,表达了旅途的连续性和对新景的好奇。接着,“竹密安禅榻,林深隐梵宫”两句,以竹林的茂密和寺庙的隐蔽,营造了一种静谧、清幽的氛围,暗示了寺庙内修行者的宁静生活。诗人进一步通过“衣珠非外得,绮藻问谁工”表达了对佛法智慧的追求与赞叹,认为真正的智慧并非外在之物,而是内心的修养与发现。最后,“会得无生法,孤云湛碧空”则点明了诗人的感悟,即理解了佛法中的“无生法”,如同孤云在碧空中自由飘荡,表达了诗人内心达到了某种超越世俗、超然物外的境界。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佛法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池水分玉泉,滉漾亦成泽。
为闸引长流,为壑疏湮塞。
脉络虽天然,几费人工力。
廓乎汇澄泓,溪毛群可植。
夏风菡萏香,秋月琉璃碧。
抛丝鱼唼矶,剪縠船横席。
昨者歌云汉,泉源弱乳隙。
因之池水微,其涸待朝夕。
忆登澄海楼,观海识本色。
中高乃拍天,闻是沧溟脊。
土山焦不竭,千秋镇潮汐。
纵遇稽天潦,奚能益涓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