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生鱼扈得鱼多,生小江头狎水波。
但愿终年风信少,七鲲身里挂鱼蓑。
潮生鱼扈得鱼多,生小江头狎水波。
但愿终年风信少,七鲲身里挂鱼蓑。
这首诗描绘了渔民在江边捕鱼的生活场景,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
首句“潮生鱼扈得鱼多”,以潮水涨起时鱼群聚集的景象开篇,生动地展现了渔民捕鱼的时机与环境。潮水的涨落,不仅影响着鱼类的活动规律,也为渔民提供了捕鱼的最佳时机。“鱼扈”一词形象地描绘了鱼群随潮水涌动的情景,暗示了渔民能够捕获更多鱼类的可能性。
次句“生小江头狎水波”,则通过“生小”二字强调了渔民自幼便与江水相伴,熟悉江面的风浪,从而自然而然地与水波亲近。这一句不仅表现了渔民对江水的深厚情感,也体现了他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
后两句“但愿终年风信少,七鲲身里挂鱼蓑”,表达了渔民对于风平浪静、渔获丰富的美好愿望。他们希望一年四季都能有稳定的天气条件,避免恶劣气候对捕鱼活动的影响,从而确保渔获量的稳定。同时,“七鲲身里挂鱼蓑”这一细节,既是对渔民生活状态的具象化描述,也蕴含了他们对渔具的依赖以及对捕鱼生活的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渔民与江水、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以及他们对平静生活和丰富渔获的朴素愿望,充满了生活的真实感和人情味。
鸡峰渺何许,下有衡门翁。
朝耕事拮据,夜读如颛蒙。
不慕万钟禄,安此一亩宫。
逍遥斯世间,绰有先民风。
北顾仰莘野,南征忆隆中。
躬稼乐古道,致主成元功。
圣贤今已远,出处孰可同。
洁身爱徐君,遗安得庞公。
毛发久云变,儿孙亦成丛。
代耕复胜读,世态从污隆。
恒产蔚有秋,陈编浩无穷。
何当挟册往,一与歌年丰。
明道纪元岁,笃生两大儒。
道寄千载心,孰能味其腴。
吾宗有贤者,家在清溪隅。
力学厌口耳,铭言揭斋居。
如彼药石功,养兹山泽臞。
坐令膏馥间,一日沾赢馀。
森森好学论,烱烱定性书。
愿言终子身,续食留新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