幔逗长风细,窗留半月斜。
浮烟暝绿草,泫露冷黄花。
独曳缘云策,仍寻度水槎。
归时参夜半,邻犬静中哗。
幔逗长风细,窗留半月斜。
浮烟暝绿草,泫露冷黄花。
独曳缘云策,仍寻度水槎。
归时参夜半,邻犬静中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宁静景象,语言优美,意境幽深。开篇“幔逗长风细”,即刻画出窗前轻柔的秋风,似乎在与室内的月光嬉戏。这不仅塑造了一个温馨的室内空间,也为读者营造了一种静谧的氛围。
接下来的“窗留半月斜”透露出诗人对夜晚美景的留恋和享受。半个斜挂的明月,给寂静的夜空增添了几分柔和之色,也映照出室内外的宁静与和谐。
“浮烟暝绿草,泫露冷黄花”则是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这里的“浮烟”、“泫露”都营造了一种轻盈、细腻的画面感,让人仿佛能闻到秋夜中湿润大地的气息。“绿草”与“黄花”的色彩对比,更凸显了秋天丰富多彩的一面。
诗人的行动——“独曳缘云策,仍寻度水槎”,则是这宁静画卷中的生动笔触。这里的“独曳”、“仍寻”,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然之美的情怀。“缘云策”和“度水槎”都是古代行走或乘坐的工具,这里通过诗人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动作,体现了他对自由和自然情趣的向往。
最后,“归时参夜半,邻犬静中哗”,则是在深夜回家时的情景描写。这里“参夜半”表明时间已经很晚,而“邻犬静中哗”则是对夜深人静时分仅有的声响的捕捉,这种细微的声音反而让整体氛围更加凸显出一种深远和空旷。
总体来说,诗人的笔触既轻柔又生动,通过细腻的情景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幅秋夜静谧而美好的画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