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成诗阁处吟,水云飞起阁阴阴。
满城落叶如闻雨,几夜啼乌不在林。
石井枕沙潮自入,野藤扳竹路全侵。
沉沉秋月无人到,却有邻僧为鼓琴。
水处成诗阁处吟,水云飞起阁阴阴。
满城落叶如闻雨,几夜啼乌不在林。
石井枕沙潮自入,野藤扳竹路全侵。
沉沉秋月无人到,却有邻僧为鼓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秋日景象。诗人以“水处成诗阁处吟”开篇,巧妙地将自然与创作融合,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内心的独白。接下来,“水云飞起阁阴阴”一句,通过动态的水云与静态的阁楼对比,营造出一种既神秘又幽静的氛围。
“满城落叶如闻雨”运用比喻手法,将落叶的声音比作雨声,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示了秋天的萧瑟与寂寥。“几夜啼乌不在林”则通过乌鸦的啼叫,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凄凉与孤独感。
“石井枕沙潮自入,野藤扳竹路全侵”两句,描绘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力量,石井与潮水、野藤与竹林的互动,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顽强与和谐共存。最后,“沉沉秋月无人到,却有邻僧为鼓琴”以月夜的寂静衬托出邻僧弹琴的场景,既表现了诗人对音乐的热爱,也隐含了对孤独生活的某种慰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情感的微妙表达,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内敛的情感世界,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哲理的独到思考。
池塘过雨,林阴催晚,流水数里绉玉。
扁舟一叶秋俱远,摇曳柳枝疏影,竹枝新曲。
冰镜无尘留客住,待野鹭闲鸥同宿。
看极浦、几点渔灯,伴夜静人独。
曾记垂虹泛棹,红儿低唱,细和参差横竹。
紫云前度,碧云今夕,旧梦游仙重续。
望天高露迥,树杪烟鬟洞庭绿。
清凉界、醉醒都好,戏采荷珠,归来衣袖馥。
临江萧寺夕阳中。垂柳舣孤篷。
幽廊细径无人到,透春信、偏有东风。
天女散成,维摩拈出,色相总难空。
华严七宝斗玲珑。喷作杜鹃红。
茶烟未许禅心定,又堆起、锦怅珠丛。
巾上唾痕,衫边啼晕,应与此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