萼绿仙人,孤山雪后相逢处。旧时村路。
璨璨琅玕树。玉出蓝田,不受纤尘污。长怀古。
罗浮风度。梦逐么禽去。
萼绿仙人,孤山雪后相逢处。旧时村路。
璨璨琅玕树。玉出蓝田,不受纤尘污。长怀古。
罗浮风度。梦逐么禽去。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邵亨贞所作的《追和赵文敏公旧作十首·点绛唇(其二)着色苔梅》。诗中以“萼绿仙人”起笔,描绘了一幅雪后孤山的清幽景象,仿佛在向读者讲述一个美丽的传说。"旧时村路"暗示了历史的沉淀与变迁,而"璀璨琅玕树"则形象地描绘了梅花在冰雪中的晶莹剔透,如同琅玕宝石般珍贵。
"玉出蓝田,不受纤尘污"赞美了梅花的高洁品质,即使生长在艰难环境中,也能保持纯净无暇。接下来的"长怀古"表达了诗人对古代风雅传统的怀念,而"罗浮风度"则可能暗指梅花的风姿如罗浮山的仙风道骨,令人向往。
最后两句"梦逐么禽去"寓意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梦境,希望能追随那自由自在的么禽(小型鸟类),一同追寻超脱尘世的宁静。整体来看,这首诗借梅花寓言,寄寓了诗人对高洁品格和理想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