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车在门前,欲上心更悲。
路傍见花发,似妾初嫁时。
养蚕已成茧,织素犹在机。
新人应笑此,何如画蛾眉。
昨日惜红颜,今日畏老迟。
良媒去不远,此恨今告谁。
回车在门前,欲上心更悲。
路傍见花发,似妾初嫁时。
养蚕已成茧,织素犹在机。
新人应笑此,何如画蛾眉。
昨日惜红颜,今日畏老迟。
良媒去不远,此恨今告谁。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被丈夫遗弃的女性的情感世界,她的心境复杂,充满了悲哀与无奈。
开篇“回车在门前,欲上心更悲。”这里的“回车”暗示着别离和出行,车辆停在门前却又返回,意味着丈夫原本打算离开,但最终还是踏上了远行。这种反复的行为让女主角的心情更加沉重。
接着,“路傍见花发,似妾初嫁时。”诗人通过路边鲜花的景象,唤起了女主对往昔美好的回忆。当年她以新娘的身份踏进这个家庭,如今却被冷落,这些花朵似乎在嘲笑她的不幸。
“养蚕已成茧,织素犹在机。”这两句写的是女主人仍旧保持着家务劳作,蚕已经结成了茧,但她手中的织布工作还未完成。这表明尽管被弃,但她依然保持着对家庭的责任和忠诚。
“新人应笑此,何如画蛾眉。”这句话中,“新人”指的是丈夫的新欢,而“画蛾眉”则是形容新人的精致妆容。这里女主角似乎在自嘲,她自己的不幸与丈夫新欢的美好形成鲜明对比。
随后,“昨日惜红颜,今日畏老迟。”这两句表达了女性对于青春易逝、美貌不再的哀叹。昨天还在珍惜自己年轻时的美丽,今天却害怕岁月流逝和容颜衰老。
最后,“良媒去不远,此恨今告谁。”诗中“良媒”指的是能通消息、和解纠纷的好人,而女主角感叹这些能够调解关系的人并不遥远,但自己的怨恨又该向谁倾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弃妇的心理变化和内心世界。这种深切的情感表达,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女性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体现了诗人对弱势群体深刻的同情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