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不射为虎,又不叱为羊。
遂化为狮子,据此山之阳。
何不往兜率,一吼醒迷方。
会挟广成辈,煮为五岳粮。
既不射为虎,又不叱为羊。
遂化为狮子,据此山之阳。
何不往兜率,一吼醒迷方。
会挟广成辈,煮为五岳粮。
这首诗以狮子石为题,借物喻人,寓含哲理。诗人通过狮子的形象,表达了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既不射为虎,又不叱为羊”,这两句以狮子与虎、羊的对比,暗示了狮子的独特性与不随波逐流的个性。它既不是被射杀的猎物(虎),也不是被驱赶的弱者(羊),而是保持自我,独立于世的存在。
“遂化为狮子,据此山之阳”,狮子最终成为真正的狮子,并栖息在山的向阳处,象征着个体在经历磨砺后,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实现自我价值。
“何不往兜率,一吼醒迷方”,“兜率”在这里可能指迷雾重重的世界,诗人鼓励狮子发出震耳欲聋的一吼,唤醒那些迷失方向的人们,寓意着勇敢地表达自我,引领他人走出困惑。
“会挟广成辈,煮为五岳粮”,“广成辈”可能指的是智者或贤士,诗人想象狮子能与这些智者同行,共同创造丰盛的精神食粮,寓意着智慧与力量的结合,能够创造出更美好的世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狮子的形象,表达了对独立、勇敢、智慧和引领的赞美,以及对个人成长与社会进步的期待。
剡纸易墨,心圆管直。浆深色浓,万毫齐力。
先临告誓,次写《黄庭》。骨丰肉润,入妙通灵。
努如直槊,勒若横钉。虚专妥帖,殴斗峥嵘。
开张凤翼,耸擢芝英。粗不为重,细不为轻。
纤微向背,毫发死生。工之未尽,已擅时名。
三星希曙景,万骑翊天行。
葆羽翻风队,腾吹掩山楹。
暖日晨光浅,飞烟旦彩轻。
塞寒桃变色,冰断箭流声。
渐奏长安道,神皋动睿情。
凉风木槿篱,暮雨槐花枝。
并起新秋思,为得故人诗。
避地鸟择木,升朝鱼在池。
城中与山下,喧静闇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