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汪氏别业二首·其一》
《过汪氏别业二首·其一》全文
唐 / 李白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游山谁可游,子明与浮丘。

叠岭碍河汉,连峰横斗牛。

汪生面北阜,池馆清且幽。

我来感意气,搥炰列珍羞。

扫石待归月,开池涨寒流。

酒酣益爽气,为乐不知秋。

(0)
翻译
谁能共游这山川,子明与浮丘皆可选。
重峦叠嶂遮蔽星空,连绵山峰横跨斗牛之间。
汪生面对北坡,他的居所清静而幽深。
我来访此地,被他们的豪情所感动,准备了丰盛的菜肴。
清扫石径以待明月归,开挖池塘让寒流涌动。
饮酒至畅快,只觉精神焕发,忘却了秋天的到来。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山水田园风光的诗歌,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个人情感的抒发。开篇“游山谁可游,子明与浮丘”两句,设问又自答,表达了一种独特的情怀和对理想伴侣的寻觅。这里的“子明”和“浮丘”都是古代隐逸之人,他们选择了远离尘世,与自然为伍的生活方式。

接下来的“叠岭碍河汉,连峰横斗牛”两句,用雄伟的画面描绘山川的壮丽。山峦重叠如同巨龙盘旋,河流弯曲似千年老汉,山峰相连如斗牛般气势磅磅,每一个字都透露出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和审美情趣。

“汪生面北阜,池馆清且幽”两句,则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安逸。这里的“汪生”指的是汪氏别业的主人,而“面北阜”则是说他宅邸坐落在一片开阔而又向阳的地方,四周环绕着清幽的池塘和雅致的馆舍。

“我来感意气,搥炰列珍羞”表达了诗人到此地后,对周遭美景的感受以及内心的喜悦。这里的“意气”指的是那份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情怀,而“搥炰列珍羞”则是说诗人在这个环境中,感到了一种难以言表的满足和愉悦。

“扫石待归月,开池涨寒流”两句,则转向了夜晚的场景。诗人在这宁静的夜晚,席地而坐,等待着明月升起,同时也让那被封存已久的池水重新流淌起来,这里的“扫石”和“开池”,不仅是在描绘环境,更是心境的一种写照。

最后,“酒酣益爽气,为乐不知秋”则表达了诗人在这样的夜晚,饮酒畅谈之中,忘却了时间的流逝,甚至连季节变换都浑然不觉。这正是诗人对生命、自然和自由的一种追求与享受。

这首诗通过对山水田园美景的细腻描绘,以及个人情感的真挚抒发,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李白

李白
朝代:唐   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生辰:701年-762年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猜你喜欢

夏晚九成宫呈同僚

碣馆分襄野,平台架射峰。

英藩信炜烨,胜地本从容。

林引梧庭凤,泉归竹沼龙。

小轩恒共处,长坂属相从。

野席兰琴奏,山台桂酒醲。

一枰移昼景,六著尽宵钟。

枚藻清词律,邹谈耀辩锋。

结欢良有裕,联寀愧无庸。

暂悦丘中赏,还希物外踪。

风烟远近至,鱼鸟去来逢。

月涧横千丈,云崖列万重。

树红山果熟,崖绿水苔浓。

愿以西园柳,长间北岩松。

(0)

九洛韶光媚,三川物候新。

花明丹凤浦,日映玉鸡津。

元礼期仙客,陈王睹丽人。

神龟方锡瑞,绿字重来臻。

(0)

咏史十一首·其十一

沂水春可涉,泮宫映杨叶。

丽色异人间,珊珊摇佩环。

展禽恒独处,深巷生禾黍。

城上飞海云,城中暗春雨。

适来鸣佩者,复是谁家女。

泥沾珠缀履,雨湿翠毛簪。

电影开莲脸,雷声飞蕙心。

自言沂水曲,采萍兼采菉。

归径虽可寻,天阴光景促。

怜君贞且独,愿许君家宿。

徒劳惜衾枕,了不顾双蛾。

艳质诚可重,淫风如礼何。

周王惑褒姒,城阙成陂陁。

(0)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十

帝宠贤王入楚关,扫清江汉始应还。

初从云梦开朱邸,更取金陵作小山。

(0)

送严大夫之桂州

旌旆过湘潭,幽奇得遍探。

莎城百越北,行路九疑南。

有地多生桂,无时不养蚕。

听歌疑似曲,风俗自相谙。

(0)

奉和圣制寒食作应制

寒食春过半,花秾鸟复娇。

从来禁火日,会接清明朝。

斗敌鸡殊胜,争毬马绝调。

晴空数云点,香树百风摇。

改木迎新燧,封田表旧烧。

皇情爱嘉节,传曲与箫韶。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