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始平晚息》
《始平晚息》全文
唐 / 王勃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麻]韵

观阙长安近,江山蜀路赊。

客行朝复夕,无处是乡家。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ǐpíngwǎn
táng / wáng

guānquēchángānjìnjiāngshānshǔshē
xíngcháochùshìxiāngji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长安附近的所见所感。开篇“观阙长安近”一句,阙指的是古代宫城或衙门前的望楼,这里用来指代京城长安,即今天的西安,表明诗人正处于前往长安的路上,但又未真正到达。这不仅设置了空间场景,也为下文的情感铺垫。紧接着“江山蜀路赊”一句,则引出了自然景观与蜀道(指通往四川的道路)的艰难,蜀道以险著称,这里通过“赊”的字面意义,既写出了蜀道的曲折,又暗示了旅途的辛苦。

第二句“客行朝复夕”表达了诗人一日中不停地行走,从早到晚的辛劳与孤独。这里的“客行”二字,已蕴含着游子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旅途生活的无奈。而“朝复夕”则增强了时间感,不仅是外在日夜更迭,更是内心时光流逝的写照。

最后一句“无处是乡家”,则是全诗情感的高潮。乡土之情,人之常情,而此刻诗人面对的是异乡的冷漠与孤寂。他在长安这座繁华都市的边缘,却找不到归属感和温暖,这种失落感与深沉的乡愁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难以言说的复杂情绪。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展现了游子对家园的深切思念,以及面对远方旅途时的孤独与无奈。王勃在这里巧妙地运用了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将个人情怀与自然环境相结合,构建出一幅生动的诗画。

作者介绍
王勃

王勃
朝代:唐   字:子安   籍贯: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   生辰:649或650~676或675年

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文学家。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王杨卢骆”、“初唐四杰”。王勃自幼聪敏好学,据《旧唐书》记载,他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颜师古注《汉书》,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十六岁时,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因做《斗鸡檄》被赶出沛王府。
猜你喜欢

自感

形骸付与甄陶外,祸福难防倚伏前。

孔雀若知牛有角,应须忍渴过寒泉。

(0)

阳春门堤上

薄薄晴云漏日高,雪消土脉润如膏。

东风可是多才思,先送轻黄到柳梢。

(0)

郊行二首·其二

溪桥纳纳马蹄轻,竹里人家犬吠声。

行尽滩光溪路黑,隔林灯火夜深明。

(0)

井陉

寒压岁峥嵘,山阴日少晴。

败眠鸡小梗,劝坐火多情。

便面堪长路,牵头破老兵。

谁教恋升斗,尽室此途行。

(0)

杂诗七首·其二

瓦炉柏子细烟消,閒读禅经破寂寥。

风细月高人巳静,隔窗疏竹夜萧萧。

(0)

北行二首·其二

比岁频分甲,今年贺息兵。

竞誇新战士,谁识旧书生。

北塞甘长别,南天欲远征。

二年迎复送,空愧泰州城。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