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中春感兴》
《中春感兴》全文
唐 / 齐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春风日日雨时时,寒力潜从暖势衰。

一气不言含有象,万灵何处谢无私。

诗通物理行堪掇,道合天机坐可窥。

应是正人持造化,尽驱幽细入垆锤。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ōngchūngǎnxīng
táng /

chūnfēngshíshíhánqiáncóngnuǎnshìshuāi
yánhányǒuxiàng

wànlíngchùxiè
shītōngxíngkānduōdàotiānzuòkuī

yìngshìzhèngrénchízàohuàjìnyōuchuí

注释
春风:春天的风。
日日:每天。
雨时时:时常下雨。
寒力:寒冷的力量。
潜从:暗暗地跟随。
暖势衰:温暖的趋势减弱。
一气:指宇宙间的元气或根本之气。
不言:无声,默默。
含:蕴含。
有象:万物的形象,现象。
万灵:万物,一切生灵。
何处:哪里。
谢无私:感谢或显示上天的无私。
诗通物理:诗歌通晓自然的法则。
行堪掇:行动中能够采集,体验。
道合天机:道理与自然的奥秘相吻合。
坐可窥:静坐时也能窥见,理解。
应是:应该是。
正人:正直的人。
持造化:掌握自然的创造和变化。
尽驱:全部驱使。
幽细:微小的,隐秘的事物。
入垆锤:经过熔炉锤炼,比喻经历考验和锻炼。
翻译
春风吹拂天天下雨,寒冷力量渐渐在温暖中衰退。
宇宙间无形之气默默蕴含万物形象,万千生灵何处不显上天的无私。
诗文通达自然规律行走间即可采撷,道理契合天机静坐亦能洞察。
应当是正直之人掌控着自然变化,尽数驱使细微之物历经锻炼锤炼。
鉴赏

此诗描绘了初春时节的景象,通过对自然变化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于宇宙和谐、万物更新的感悟,以及对正直之人的哲学思考。开篇“春风日日雨时时”写出了春天交替出现的风和雨,体现了季节更迭中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寒力潜从暖势衰”则描绘了春天温暖气息逐渐取代冬日寒冷的过程。

“一气不言含有象,万灵何处谢无私。”这两句通过对宇宙间唯一气的阐述,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万物平等、无私赋予生命力的敬畏之心。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道家哲学“道法自然”的认同。

接下来的“诗通物理行堪掇,道合天机坐可窥。”则显示了诗人通过诗歌来理解和表达宇宙的根本规律,以及个人与自然、天道之间的和谐统一。这里的“物理”指的是对自然界的深刻把握,而“堪掇”则是从中汲取灵感,创作诗歌。

最后,“应是正人持造化,尽驱幽细入垆锤。”表达了诗人对于正直之人的赞誉。这里的“正人”指的是品德高尚、行为正直的人,他们能够顺应自然规律,掌握宇宙的创造力,将所有微妙复杂的事物都能融会贯通。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于宇宙和谐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哲学修养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齐己

齐己
朝代:唐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生辰:863年—937年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猜你喜欢

送襄阳冯主簿·其二

老子当年起垄间,岂知零落向华颠。

秋风唤起神洲梦,犹忆平生戴与田。

(0)

武陵江上渔舟

家居堤下土平檐,人在江中尺许船。

正尔平生事方足,有人狂梦欲登仙。

(0)

次韵罗郢州送别

江上相留不肯留,渡江沿岸却回头。

汉江东去人西去,不见高城始是愁。

(0)

次韵苏教授饭郑教授五首·其一

卧龙山下鹿门居,消得幽人一草庐。

更有胜如诸葛处,稻花香里看芙蕖。

(0)

兰溪道中二首·其二

一夜清霜逗晓晴,桑林脱叶似滩声。

云边恰有惊鸿过,直作滩头细橹鸣。

(0)

方太君生朝四首·其四

天边历草记年华,一日东风一荚花。

春到平分争一荚,庭萱吹出碧云芽。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