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念奴娇·其五和徐尉游石湖》
《念奴娇·其五和徐尉游石湖》全文
宋 / 陈三聘   形式: 词  词牌: 念奴娇

扁舟此计,问当年、谁与寻盟鸥鸟。

许国勋名彝鼎在,风月不妨吟笑。

碧草台边,红云溪上,寿杖扶诗老。

水浮天处,未应俗驾曾到。

盛事埒美知章,鉴湖君赐,宸翰今题号。

指点飞烟轻霭外,有路直通仙岛。

蓑笠渔船,琴书客坐,清夜尊罍倒。

未须归去,片蟾初上林表。

(0)
注释
扁舟:小船。
寻盟:结盟,交朋友。
彝鼎:古代祭祀用的礼器,象征显赫的功绩。
吟笑:吟诗作乐。
寿杖:长寿的拐杖,常用于老人。
宸翰:皇帝的墨迹。
飞烟轻霭:轻盈的云雾。
仙岛:神话中的仙人居住的地方。
尊罍:古代的酒器。
片蟾:新月。
林表:树林的边缘或顶部。
翻译
乘舟计划,回想当年,和谁结盟鸥鸟为友。
功勋显赫如同彝鼎永存,风月间不妨吟诗作笑。
碧绿草地旁的高台,红云映照的溪流上,手持寿杖的老诗人吟咏。
水天相接之处,恐怕世俗的车马未曾到达。
这壮丽的景象堪比贺知章,鉴湖之畔,皇帝亲笔题写赞号。
手指向那轻烟薄霭之外,有一条路直通仙人岛屿。
渔夫披蓑戴笠,船上有琴书陪伴,夜晚清静对酌。
不必急于归去,明月刚刚升起在林梢之上。
鉴赏

这首宋词以扁舟泛游为背景,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画面。开篇“扁舟此计,问当年、谁与寻盟鸥鸟”表达了诗人对与鸥鸟结盟、超脱尘世的向往。接着,“许国勋名彝鼎在,风月不妨吟笑”展现了诗人虽有功勋但不拘小节,乐于在山水间吟诗作对的洒脱。

“碧草台边,红云溪上,寿杖扶诗老”描绘了诗人游览的优美环境,以及他手持寿杖、老而好学的形象。“水浮天处,未应俗驾曾到”进一步强调了这里的宁静与远离尘嚣。下片,“盛事埒美知章,鉴湖君赐,宸翰今题号”赞美了友人徐尉的雅致,将此次游湖视为知章般的盛事,并提及皇帝的御笔题字,增添了荣耀。

“指点飞烟轻霭外,有路直通仙岛”运用了神话色彩,暗示了石湖的神秘与仙境之感。诗人想象自己乘舟直抵仙岛,过着渔樵琴书的生活。“蓑笠渔船,琴书客坐,清夜尊罍倒”描绘了这种闲适的生活场景,夜晚饮酒谈笑,自在无比。

最后,“未须归去,片蟾初上林表”以月升为结,诗人表示在这样的美景中不愿离去,享受着自然与友情的滋养。整首词语言流畅,意境优美,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作者介绍

陈三聘
朝代:宋

陈三聘,宋代诗词家。约公元一一六二年前后在世。字梦弼(或写作“㢸”),南宋吴郡(今苏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末前后在世。生平事迹无考。工词,有《和石湖词》一卷,入选《强村丛书》传于世。
猜你喜欢

郧洲晓发时已膺司寇之命二首·其二

天青江雾重,霜白石林疏。

官满抛公事,情閒悦道书。

试论麟节贵,何似鹿门居。

再过襄阳去,羞逢庞老锄。

(0)

汉川道中六言二首次郭雨山中丞屏间韵·其二

绿橘霜寒已熟,黄花岁晚初香。

可惜山人野兴,不逢故里秋光。

(0)

舟午

窗中日气暖,杜若花微芬。

舟轻后浪迈,野晴前嶂分。

炊烟隔浦见,莺声临岸闻。

兰桡兢利涉,界破波心云。

(0)

全州唐宗周文世范访于芝城行台

雪后扁舟拨棹来,湘江何减剡溪怀。

灯前软语浓于酒,庭下春光早报梅。

棠树尚留听讼处,柳山长忆读书台。

殷勤白首相逢地,不尽行台五夜杯。

(0)

登祝融峰宿上封寺·其一

人间长望祝融峰,天上今登赤帝宫。

山势总朝星极北,海门遥见日华东。

清严辛借千林雪,浩荡真披万里风。

莫笑题名岩石畔,高情聊尽百年中。

(0)

贾太传宅

汉文亦令主,胡乃弃贤人。

本志苟非合,多言徒累身。

贾生八九策,绛灌固宜嗔。

长沙一谪宦,旧宅遗千春。

清泠井泉水,孰谓非公神。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