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忘室亦空,静与沃洲同。
唯有半庭竹,能生竟日风。
思山海月上,出定印香终。
继后传衣者,还须立雪中。
机忘室亦空,静与沃洲同。
唯有半庭竹,能生竟日风。
思山海月上,出定印香终。
继后传衣者,还须立雪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寂静致远的修道生活。开篇“机忘室亦空,静与沃洲同”写出了禅师居所的清净与孤独,以及这种环境下心灵的平和自在。“唯有半庭竹,能生竟日风”则通过竹子的飘逸自如,象征着道家追求自然无为的境界。
“思山海月上,出定印香终”一句中,“山海月”可能指的是禅师冥想时心中的高远志向,而“出定印香终”则表达了禅师通过冥想达到内心的宁静和永恒。最后,“继后传衣者,还须立雪中”意味着禅师对后来的弟子们传授衣钵时,也是在严寒的冬日里进行,这不仅是对修行之艰苦的写照,更象征着精神上的坚毅与洁净。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禅师生活状态的刻画,展现了一个追求心灵自由、超越世俗纷扰的修行世界。
何处霜箛彻。望高秋、毡庐四野,绣旗明灭。
摇动星河三峡影,坏垒乌头如雪。
听一阵、呜呜咽咽。
马上谁携葡萄酒,伴将军、醉卧沙场月。
冰堕指,泪流血。男儿到此肝肠裂。
拥残镫、吴钩笑看,梦魂飞越。
日暮金微移营去,白羽千军催发。
更几点、遥天鸿没。
驻马蓬莱传烽小,正咸阳、桥上人初别。
清夜起,唾壶缺。
各有词人泪。洒江潮、零花冷月,残山剩水。
挥手黄金燕台去,踏遍秦关百二。
除中酒、狂游能记。
老我卅年飘泊惯,蓦相逢、客子光阴里。
数花信,恰过十。玉田俊逸君堪比。
荡吟笺、潮船鸭嘴,春山螺髻。
草草欢场都成梦,销得同挥麈尾。
放画卷、沧溟虹气。
彩笔纵横抛绮艳,掣鲸鱼、力更剸犀兕。
应起舞,铁如意。